|
|
心血管疾病檢查與治療
適應症 本院自2000年開始進行冠狀動脈疾病的介入治療,至今已累積多年經驗,治療對象包括複雜性的血管病變及左主幹病變,曾治癒高齡90歲以上患者。 介入性治療含氣球擴張術、支架置入術(傳統支架與塗藥支架),針對血管內血栓嚴重的病灶,亦可執行血栓抽吸術治療,可謂提供全方位的治療。 近年來本位積極發展重症醫療,亦成立急性心肌梗塞緊急心導管介入治療團隊,24小時待命,以搶救生命危在旦夕的心肌梗塞患者。
檢查風險及副作用
心導管檢查可能有極低機率發生下列合併症:心律不整、肺水腫、動脈栓塞、藥物過敏、出血、傷口血腫、腦中風、腎功能衰退、心肌梗塞等。

檢查流程
檢查前
- 經由醫護人員解釋後,填寫同意書。
- 右手臂或兩側鼠蹊部剃毛,以免接觸傷口引起發炎。
- 心導管前4~6小時禁食及禁止喝任何飲料 (可喝少許水以便服藥)。
- 需將內衣褲脫除、換病人服、摘除身上所有飾品、假牙、禁塗口紅、指甲油。
- 若對X光顯影劑有過敏體質者,請務必告知醫師及護理人員。
- 檢查開始前,請先排空膀胱。
- 給予靜脈點滴,一則補充液體,另一方面可在導管進行時作為緊急藥物靜脈注射的途徑。
檢查過程中
- 心導管室位於本院大樓3樓,由家屬陪同病患推床送至心導管室,病患會被移至心導管檢查的床檯上。
- 在局部消毒與麻醉後,心導管由鼠蹊部處或手部的血管插入,順著血管到達心臟。
- 檢查中僅以局部麻醉,所以病人是清醒的,有時會要求病人深呼吸,再停止呼吸閉氣,敬請配合。
- 檢查中以無菌方式進行,並有全程心電圖、血壓及透視螢幕監測。
- 進行當中若需要作用力咳嗽,請一定要配合。
- 在注射顯影劑時,少數病人可能會全身發熱、噁心想吐,請不必緊張,可慢慢的深呼吸,這感覺會很快消失。
- 如果有任何不舒適,如胸悶、胸痛、發冷發熱、噁心想吐、心悸、喘不過氣來等症狀,請馬上告訴醫護人員,但請不要驚慌而移動身體。
檢查後注意事項
- 經止血後,會在鼠蹊部貼上膠帶,並且放置2Kg砂袋加壓傷口6小時,以防止傷口出血。
- 回病房後,需平躺6小時,可以睡枕頭,但頸部高度不可高於30度,做檢查的腿要完全伸直,不可彎曲,其他手腳可以輕度活動,並儘量臥床休息至隔天,即可下床活動。
- 護理人員會按時測量血壓、心跳、檢視傷口。如有不適,如心悸、胸悶、疼痛、噁心、嘔吐或傷口流血等,請儘速通知醫護人員處理。
- 解小便時,可將床頭搖高30度,利用尿壺或便盆在床上解,不可以下床,以免出血。若在床上無法解出小便,應通知醫護人員。
- 回病房後,如果沒有不舒服,則可以開始進食,應少量多餐,進食時,可將床頭搖高30度。
- 導管拔除24小時後,即可將紗布條移除。
- 檢查後,醫師會詳細向您及家屬解說檢查結果,必要時會診外科醫師決定是否需要手術或作其他治療。
- 回家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 戒菸
- 控制血壓、血糖
- 保持標準體重
- 減少脂肪、膽固醇攝取
- 適當的運動
- 避免緊張壓力
檢查項目
- 心臟超音波檢查
- 運動心電圖與24小時心電圖檢查
- 640切螺旋電腦斷層掃描檢查
- 雙面透視心導管檢查與治療
|
|
|
|
|
|
04/01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