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飛魚季 蘭嶼高潮戲 假日一房難求 | |||
2006/06/15 | |||
【記者吳學銘/報導】
蘭嶼每年從五月起,就逐漸進入飛魚季,捕飛魚時間可以長達兩個多月,加上今年碰上閏月,捕魚季應可延長至六月底,賴憲章表示,由於蘭嶼各村落普遍沒按照節氣作息,今年紛紛提早出海捕魚,現在就僅剩下紅頭村是依據節氣來捕魚,真正的捕魚高潮,將會出現在六月間。 賴憲章表示,現在每天都還有漁船出海捕魚,晚上捕飛魚,白天抓鬼頭刀,島上遊客也漸漸多起來,一到周六、日,旅館房間還一房難求。 捕飛魚是蘭嶼每年的大事,每年三月在飛魚季來臨前,蘭嶼人都會舉行招魚祭,達悟人會戴上銀盔到海邊去招魚,然後撿拾石頭放在船上,捕魚季開始時都是大船先領航出海,接著才是小船跟著出去。 據說每一群飛魚中都會有一隻全身藍色的「魚王」帶頭,達悟人認為,要是能夠抓到「魚王」,肯定一年中都會有好運跟著來。 旅遊資訊:騎機車 最方便 蘭嶼的海岸長40公里,最佳的交通工具是機車,島上唯一的租車店叫雯雯車行,一天租車費500元,騎車環島可以去全島最美的東清灣找到大量拼板舟拍照,到野銀部落有傳統半穴居,晚上還可以騎車去看角鴞,白天環島旅遊看海岸奇岩。 窆最近市場上推出的蘭嶼團有兩種,一是三天兩夜純蘭嶼的深度遊(每人5600元起),一是蘭嶼加綠島的雙島遊(每人6800元起),出團社有101國際旅行社(02)2752-5556和特易遊旅遊0800-566521 ,另外采風錄旅行社(02)2523-7700也有類似行程,遊客可以作比較。 【民生報】 |
蘭嶼》不可錯過/必看角鴞 必買拼板舟 | |||
2006/06/15 | |||
【記者吳學銘/報導】
角鴞是在天黑後出現,天亮時就會躲進大樹茂葉中休息。老一輩的蘭嶼人認為角鴞長相不好看,叫聲像魔鬼,都很討厭牠,若是看到牠飛近房子附近就會加以趨趕,但現在科學知識普及,許多人不再視角鴞是魔鬼,角鴞也搖身一變為蘭嶼的觀光大使,成為吸引觀光客的「招財鳥」。 蘭嶼有一種生態旅遊活動,即夜訪角鴞,由專門的解說人員帶領遊客到樹林中,用手電筒找尋角鴞,觀賞牠的生態。角鴞有項奇特的本領,牠的頭可以360度轉動,若有幸看見牠表演,保證不虛此行,這類活動,每天晚上出發,地點不一,完全視解說人員對角鴞的掌握而定。 ●蘭嶼人使用的漁船,過去稱獨木舟,其實叫法錯誤,這種船是用許多木板拼湊出來的,並不是只用一塊木頭打造的,所以應該稱「拼板舟」。小船用21塊木板,大船就要用上27塊木板才能拼成一艘船,最重要的是,所有木板之間都是用木樨串聯,沒有用一根鐵釘,因此不會有生鏽的問題。 拼板舟現在是蘭嶼之寶,若有人要買船,必須先向鄉公所申報才能「出口」,一艘大型的拼板舟現在售價動輒100萬元以上,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 遊客買不起真正的拼板舟沒關係,當地賣店有出售小模型的拼板舟,用木頭或是用木板拼成的,價格視大小而定,從幾百元至上萬元都有,很有紀念價值。 【民生報】 |
蘭嶼》當地美食/飛魚餐 百家爭鮮 | |||
2006/06/15 | |||
【記者吳學銘/報導】
飛魚以前僅有達悟人吃,現在連觀光客也搶著吃,而飛魚的數量據說逐年在減少,達悟人終有一天會拒絕遊客上島,和他們爭食飛魚。 不僅蘭嶼有飛魚餐,飛魚洄游過的綠島、台東、墾丁海域,當地度假旅館為了爭取客人,也都紛紛推出「飛魚餐」。飛魚在每年四、五月扮演了「觀光大使」角色,在淡季時用力推銷墾丁和東台灣觀光。 位在台東市的娜路彎大酒店今年就推出「飛魚餐」,其中有一道很特別的「飛魚冰淇淋」,竟然能在冰淇淋中吃得到飛魚肉,據說這是娜路彎一位來自香港的主廚想出來的招牌菜,還很受歡迎。 至於在蘭嶼當地餐廳也應景推出飛魚餐,但作法不外乎紅燒、清煮、油煎等,還有一種是學習達悟人的作法,就是將飛魚剖開清洗後,再加以日曬一天食用,吃得到飛魚特有的口感,有點接近生魚片的吃法。 吃慣高級魚類的遊客,在一嘗到飛魚,肯定會有些失望,飛魚肉質稀鬆,沒有什麼味道,不像吃黑鮪魚的口感,來得那麼強烈和滿足。 【民生報】 |
蘭嶼三大天王 當紅超人氣 | ||||||
2006/05/21 | ||||||
【記者羅建怡/蘭嶼報導】
不只飛魚游進了東海岸,蘭嶼列入保育的珠光鳳蝶,此刻正群起飛舞;安靜的小島之夜,還有新出爐的尋角鴞、探飛魚兩款夜遊行程。飛魚、角鴞與鳳蝶,是蘭嶼此刻當紅的「三大天王」。 專研蘭嶼文史的賴憲章說,「飛魚王」帶領飛魚群航向大海,漁民若運氣好,捕起飛魚王,數百尾飛魚會隨之飛進船裡,若不緊急見好就走,很可能因魚量過多而沉船;飛魚王有一對藍色的翅膀,很容易辨認。當地耆老還有一說,飛魚會飛,其實是極度畏懼鬼頭刀的捕殺,游得太快,滑出了水面。 賴憲章說,飛魚除了白天的捕撈法,夜晚可以燈光誘魚。今年,夜捕飛魚開放遊客參加,15人成行、每人700元,航程約兩小時,可以親見飛魚群躍進光點的身姿。 愈夜雙眼愈閃亮的角鴞,是貓頭鷹的一種,現在也成為蘭嶼的新明星。島上有「角鴞爸爸」與「角鴞媽媽」,帶領遊客摸黑進森林,隨著角鴞爸爸「斗、斗、斗」的呼叫聲,遠處傳來回應,燈光突地一照,角鴞睜大雙眼,站在樹梢靜止不動,暗夜裡與角鴞眼神交會,遊客群起驚嘆,蘭嶼之夜,也可以如此生動美妙。浪漫的夜探角鴞,每人250元。
5、6月,遊客可以順遊野銀部落的「半穴居」文化,再租輛機車,花兩小時環島遊,看看玉女岩、母雞岩、軍艦岩、鋼盔岩、龍頭岩、鱷魚岩與坦克岩等奇岩,是否名實相符。
旅遊禁忌 1.蘭嶼隨處可見拼板舟與曬飛魚,但切記不能跨或坐在拼板舟上。 2.傳統的地下屋、達悟人穿丁字褲、所有島民,都請勿隨意按相機,最好徵得同意再拍照。 3.在小島,務必小心慢行;公路上隨時出現大群橫行街頭的豬羊,若不小心撞上,每頭得賠償5,000元,還不能將撞死動物帶走。 【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