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元氣南橫氧樂多 捕捉濃濃秋光
【聯合報/記者周立芸/台東報導】

 
天龍飯店湯池,常有遊客一邊看地圖一邊泡湯,度假氣氛濃。(記者周立芸/攝影)
南橫公路近日已冒出幾樹轉紅的彩葉,預計10月底到11月初秋色登場。

後山台東推薦秋遊路線,南橫公路,知本溫泉和金崙溫泉、有山景有湯泉,健身養身意味濃厚。南橫路線上,開放不滿一年的向陽森林遊樂區魅力仍很搶鮮。知本和金崙溫泉這邊有新開幕的大武山自然教育中心,知性遊點免費參觀。

南橫公路 (即台20線)全長182.6公里,從東往西走雖然公里數倒著算,但景觀富層次變化,目前除了幾株早早變紅的植物,還有不少山芙蓉,滿樹開花,早晨淡粉紅,中午全開變白,點綴著高山溪谷。

 

 
山芙蓉目前是南橫路上開得最起勁的花朵。(記者周立芸/攝影)
秋遊南橫,走上台20線從海端到向陽這東半段路線,有不少景點千萬別錯過:

新武呂溪與大崙溪交會處:卑南溪上游的新武呂溪,在新武橋這裡有大崙溪匯入,兩溪交匯在峽谷中,頗有氣勢,溪水和公路切穿岩壁,凌厲崎峻。

天龍吊橋:天龍吊橋跨新武呂溪,吊橋前有天龍飯店,通往古道。

霧鹿峽谷:位於185.5K處。此處山壁上到處有縫,熱泉霧氣從縫中噴出,展現地底能量。距峽谷1公里處有池窟,熱湯可燙熟蛋。【聯合報】

 

南橫》紅葉季登場 澄黃、豔紅花朵漫山林
【民生報/記者張嘉倫/報導】

 
南部橫貫公路已經悄悄披上紅衣,台灣紅榨槭的葉子已經轉為橙紅色。(記者張嘉倫/攝影)
一葉知秋,要聞一聞秋天的味道,就到南部橫貫公路。在2000公尺以上的山區,澄黃、豔紅的葉子已經悄悄站在樹梢上,迎接泌涼的秋意。

每年南橫的楓樹或是變葉木,都要等到11月下旬後葉子才會開始轉紅,不過,今年紅葉季節似乎來得早了一些,在海拔2300公尺左右的路段,沿途可以看到常綠闊葉木已經轉為黃色或是紅色,像是在整片綠油油的畫布上,綴上無數個繽紛金黃、或是豔色的小花,讓南橫盡現秋天色彩。

據當地溫泉飯店業者指出,南橫的紅葉季期通常為11月中旬以後,到了12月最為美麗,不過今年從10月初,台灣紅榨槭就開始從綠轉澄黃,再轉為紅色,楓紅會從較高海拔地區逐漸往下燒。紅葉季節真正來臨之前,台灣欒樹的花朵就像是南橫染色的探子,豔桃花的花朵整株佔滿山壁,直到紅葉季來臨。

 
在向陽森林遊樂區前的日本紫葉槭,葉片終年紫紅色,不過在秋日的豔陽下顯得鮮紅無比,也為南橫帶來些許秋意。(記者張嘉倫/攝影)
南橫賞楓最值得推薦的路段為向陽到霧鹿路段,這裡的紅葉與變葉木植物最為集中。雖然南橫的紅葉不若奧萬大或是東勢林場成片展現,不過,紅葉與南橫秀麗的峽谷、雲霧與山勢相襯,形成獨特的紅葉景致。

 

現在向陽森林遊樂區入口處的台灣紅榨槭已經轉紅,而一株株櫟科的闊葉木葉子也轉為深紅,在秋風吹動下逐漸飄落,頗有秋天蕭瑟之感。

特別一提的是,在向陽森林遊樂區的入口與步道,植有許多日本紫葉槭,這種終年葉片呈現紫紅色的楓葉,是非常受歡迎的園藝景觀植物,在平地多呈現暗紫色,不過,可能受到山區雲霧、水氣與氣溫的影響,紫葉槭顯得特別豔紅。

另外,向陽森林遊樂區內目前也有美麗的花朵可以欣賞。例如遊客中心的二樓種有許多射干菖蒲,豔麗的橘紅花朵有著6片細細的花瓣,在其他山區通常是夏日的觀賞花,在南橫則於秋冬開花。

沿著南橫向陽到霧鹿峽谷路段,沿途還可以看到台灣特有種的山芙蓉與台灣澤蘭開花。台灣澤蘭在台灣山區很常見,生命力很旺盛,每個花序中由5到6個小花組成,成片開出非常美麗。

【民生報】

 

南橫》大武山自然教育中心 生態大寶藏
【聯合報/台北訊】

 
大武山自然教育中心今夏開幕,外觀很有特色。(記者周立芸/攝影)
位於台東太麻里金崙村,由林務局規畫成立,今年開幕。很多遊客還不知道這處新景點,但已被它的原木和石材築成的外觀吸引。

大武山自然保留區是台灣面積最大的自然保留區,因為人為干預少,動物生態、林相相對保存較為完整,劃歸自然保留區,期望保護它原貌不受侵犯。此區鄰近金崙與知本溫泉區,可結合為相關遊程。

新設立的自然教育中心內部有四層樓面,一、二樓開放參觀,三、四樓作為文康和會議場地。在開放參觀的區域,一樓是原住民人文展示,二樓是大武山生態展示。

二樓自然展示物以模型為主,展示包括低海拔的溪谷和闊葉林,中海拔的樟科和殼斗科植物,以及高海拔的鐵杉植物相。

一樓人文展示區很亮麗,高大的原住民木雕像和鮮豔的衣飾,抓住參觀者視覺。主要的展示對象是在大武山區活動的原住民魯凱族、排灣族。透過展示品和講說,包括魯凱族的聖花百合花、聖物陶壼,排灣族的百步蛇崇拜,以及他們看來相似,其實各有淵源和講究的衣帽,描繪出兩族文化的輪廓和精神。

 

●交通指南:走台9線至414K處,往金崙溫泉指標右轉2.5公里可達。免費入場,周一休館。

●電話:(089)771957。

【聯合報】

 

南橫》生態觀察/山芙蓉 隨陽光轉換花色
【民生報/台北訊】

 
山芙蓉在南橫的崖壁上綻放,是入秋後賞花的花后。(圖片來源/民生報)
觀察點:

在南橫東段從霧鹿峽谷以上到海拔2000公尺的路段,喜好長在崖壁上,現在正是南橫山芙蓉盛開的季期。

生態說明:

山芙蓉是台灣特有種植物,又稱為狗頭芙蓉或是千面美人,每年10月起山芙蓉隨著天氣轉涼,漸次地在山區開放,一直到隔年的新春都是開花期,是台灣秋冬時節最美麗的野花之一,從海拔2000公尺以下至平地,都可看到。

最引人入勝的是,山芙蓉每天隨著陽光的不同,花色一直轉換,清晨花朵綻放時是白色或粉紅色,午後開得最豔麗,至傍晚凋落前,則轉為紫紅色或粉紅色。山芙蓉的花朵不但好看,還可以入菜,也有飯店業者拿來做為香皂等產品等材料。

【民生報】

 

南橫》生態觀察/天龍二葉松 國寶級植物
【民生報/台北訊】

觀察點:

天龍峽谷兩側的是南橫公路上最佳觀察天龍二葉松的地點。天龍二葉松僅分布於台灣東部海岸山脈,利稻村到海端村之間的局部中央山脈。

生態說明:

雖然天龍二葉松是常綠木,並不會隨著氣溫降低而變色,但是卻是國寶級的植物,到了南橫公路上不看一眼天龍二葉松,實是有點空手入寶山之憾。

天龍二葉松,早期被誤認為台灣二葉松,直到15年前,捷克籍植物學者布辛斯基首次來台,在台東縣海端天龍峽谷採集後,比對發現並發表為全球的新樹種,命名為Pinus fragilissma。

經過長期觀察研究,學者從葉片、毬果及種臍等生物特徵加以比較,天龍二葉松與台灣二葉松特徵的不同處,包括前者樹冠稀疏,後者茂密;前者種臍凹陷,後者凸出;前者果實大,後者小;前者毯果成熟後果鱗平展但後者反捲;果鱗分布前者對稱,後者不對稱;果鱗硬度前者易脆裂,後者堅硬。至於葉片差異,前者細長約1至22公分;後者稍短僅約6.5至17公分。

【民生報】

 

南橫》生態觀察/台灣藍鵲 長尾顏色豔麗
【民生報/台北訊】

觀察點:

在南橫天龍飯店附近,靠近南橫185公里處,通過隧道後,清晨6時多常有台灣藍鵲飛越峽谷,藍鵲就站在天龍二葉松下方玩耍。

生態說明:

台灣藍鵲,是台灣特有種鳥類,分布於台灣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次生林中。因為有著長長的尾巴,台灣話又稱為長尾山娘,羽深藍,尾羽先端呈白色,喙、腳為紅色,顏色豔麗。

好群棲群飛,常見3到5隻鳥兒成縱隊在低山區樹林上空直線飛翔,或在山坡向山谷滑翔,形成美麗的隊伍,故有稱之為長尾陣。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