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台南七股 黑面琵鷺 全球注目
近幾年黑面琵鷺來台度冬的數量屢創新高,台南七股是觀賞牠們的最佳地點。
黃文欣/攝影
 
在春天來臨北返之前,有些黑面琵鷺會換上漂亮的繁殖羽。
黃文欣/攝影

東北季風吹起,「黑面舞者」又來了,細長雙腿舞弄芭蕾姿態,白羽振翅彷彿飛天仙子,台南七股正上演世界級的生態舞碼,吸引全球注目。

這群「黑面舞者」正式名稱叫「黑面琵鷺」,每年10月到隔年4、5月,由北國南遷度冬,宜蘭蘭陽溪口、台北關渡、台中大肚溪口、屏東龍鑾潭等溼地都可見到牠的蹤影,但出現數量不多,全球多達半數都飛抵台南七股,今年12月預估會有超過800隻來報到,創下度冬數量的新高峰。

七股曾文溪口以北的黑面琵鷺保護區,是觀察黑面琵鷺的最佳生態基地,區內有賞鳥亭,由鳥會定時提供生態解說,民眾可透過望遠鏡及監控螢幕,仔細觀察黑面琵鷺的一舉一動:各個用湯匙狀的嘴巴「撓」水抓魚(漁民暱稱牠為「撓杯」);找到伴侶的成鳥,彼此甜蜜互整羽毛,好不令人稱羨。

今年台南縣政府特別在保護區附近落成黑面琵鷺保育中心,目前有「大地舞者──黑面琵鷺攝影展」,中心並提供單車租借,民眾可騎乘單車,觀賞精采的溼地生態。

民眾還可選擇由水路貼近黑面琵鷺,目前七股、四草均有內海舟遊行程,可搭乘膠筏穿梭紅樹林隧道,觀察黑面琵鷺生態,同時見識吊罾(俗稱四角網)、定置網等捕撈方式,遊程約兩小時。

「黑面琵鷺保育季」則將於12月16日開拔,持續至3月17日,每逢周六、日有導覽解說、溼地生態教育營、志工培訓等活動,場邊還有農特產品、小吃攤位等。

【2006/11/27 民生報】

 

水岸》獨木舟賞鳥 順流而下 親近水鳥
暫停划槳,拿起望遠鏡,正是兼具鳥友身分的舟友最得意盡歡的時刻之一。
張銘隆/攝影
 
小水鴨是在淡水河域划獨木舟時最常見的度冬鴨種。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如果你懂得划舟,如果你有一艘自用的獨木舟,或者有一個划雙人舟的朋友,不要嫌台北縣市的河水髒臭,下河操槳去,除了怡靜的河岸風光之外,保證你有賞不完的鳥影。

在基隆河和淡水河泛舟賞鳥,最好時段是潮水漲到八分滿時,從上游下水,操槳划向下游,因為漲潮把各排水溝的髒水逼在主河道的水體之外,退潮則趁著流勢划向河口,一路可以看到在外露的泥灘地上覓食的各種水鳥。

在兩河水道上,從暖暖到汐止,看到翠鳥的機會十分多,鷺科的鳥類則是河上隨時可以看見的角色,汐止以上最多的夜鷺,大佳段則開始有些泥灘地可以看到各種白鷺,再下游的當季,則是挺拔的蒼鷺隨時陪侍在舟友的視線內。

從獨木舟上看淡江基河的濕地水鳥,舟友可以自傲的說,岸上用望遠鏡賞鳥的鳥友,只是看著水鳥的「後窗」,划舟從水上看的,才是水鳥和涉禽的「正門」和日常生活。洲美、社子一帶蘆葦擺蕩的風聲中,不時會有鷦鶯的歌聲和八哥的噪音,東北風特大時候,紅樹林裡的潮溝,會擠了滿坑滿谷的水鴨。當鳥影從望遠鏡視野中飛去的時候,小水鴨在船頭引領獨木舟向前航行;當獨木舟靜靜流近翠鳥,連牠頭頂上的鱗狀羽紋都可以用肉眼細數的時候,正是兼具鳥友身分的舟友,最得意也最豐收的時候。

【2006/11/27 民生報】

 

水岸》華江雁鴨公園 雁鴨聚集 逾6000隻
華江雁鴨公園每年冬天都有數千隻雁鴨在此度冬,是全台最佳的賞鴨去處。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全台欣賞水鳥的據點中,恐怕沒有那一個像華江雁鴨公園一樣,那麼接近市區,那麼容易親近了。

位於台北市萬華區桂林路底水門外的河濱公園,是觀賞淡水河度冬鴨群的最佳地點,此處由於可以近距離觀賞聚集在淡水河面上的數千隻度冬雁鴨,早年經台北市政府特別規畫後,成為市民可以親近自然的雁鴨公園。

每年冬天大約從11月到翌年3月,在公園中的賞鴨步道和賞鳥廣場,都可以看到大群度冬鴨群,其中,數量最多的是體型嬌小的小水鴨,其次是有著一張大扁嘴的琵嘴鴨,然後才是尖尾鴨、綠頭鴨、赤頸鴨、白眉鴨等,如果能配合高倍數的單筒望遠鏡,更可以清楚看到雁鴨在河上覓食、休息的動態,是一處老少咸宜的賞鳥去處。

雖然華江雁鴨公園很容易到訪,但如果要看個過癮,最好配合潮汐。依據鳥友經驗,漲滿潮到開始退潮的時間,是賞鴨的最佳時機,這時有些雁鴨會飛到賞鳥廣場前的淺灘池避風或覓食,常常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牠們的可愛身影。

目前華江雁鴨觀賞季已開始,根據鳥友的例行觀察,華江水域已聚集六、七千隻雁鴨,每逢周六、日經常有鳥友在此留連,一般民眾自行前往賞鴨,也不愁沒人可以諮詢、解說。

【2006/11/27 民生報】

 

水岸》墾丁龍鑾潭 大群澤鳧 優游過冬
墾丁龍鑾澤每年冬天都有成群澤鳧度冬,小小的身體黑白分明,十分可愛。
黃文欣/攝影
 
墾丁龍鑾澤每年冬天都有成群澤鳧度冬,小小的身體黑白分明,十分可愛。
黃文欣/攝影

到墾丁躲避寒冬的可不只遊客而已,在墾丁國家公園的龍鑾潭,每年冬天都有上千隻雁鴨到此度冬,使它成為南台灣最有看頭的水鳥觀賞地點之一。

龍鑾潭本是恆春半島一處低窪地,早年為了防止豪雨成災,政府在周圍築堤,形成一個半人工的水澤地帶,它的中心潭區和周邊的農田、魚塭、草澤,一直是各種水鳥活躍的「溼」樂園。

龍鑾潭在每年秋、冬、春三季,都有不少候鳥可看,這其中最著名的,當數冬天在潭面上度冬的大群澤鳧,這種身體黑白分明的小鴨子,每年冬天從北方飛到此地避冬,常常成數十隻或數百隻一群,浮在龍鑾潭的潭面上度過整個冬天。

除了澤鳧以外,龍鑾潭也是部分常見雁鴨科,如小水鴨、嘴鴨等在南台灣的度冬重地,而由於這裡是南遷候鳥離台前的最後一塊溼地,以往也曾出現不少稀有水鳥,像小天鵝、鴻雁、豆雁等,是前往墾丁度假時,非常值得一訪的水鳥天堂。

一般前往龍鑾潭賞鳥都以西岸的自然中心為重點,這裡在下午順光時,可以透過館內的高倍望遠鏡眺望潭面,視野極佳;此外,接近水澤的南岸停車場也是熱門的賞鳥據點,經常可以看到鳥友在此佇足。

龍鑾潭並不在墾丁的主要交通動線上,如果沒有開車,可以利用由高雄客運和屏東客運聯營的墾丁遊園公車,在恆春或墾丁街上都有停靠站,可以直接搭到龍鑾潭下車。

【2006/11/27 民生報】

 

水岸》五股溼地 棲息鳥類 有60多種
有雙長腿的高蹺鴴,是全台水邊常見的冬候鳥。
黃文欣/攝影
 
在五股溼地生態公園,可清楚觀賞水鳥生態。
記者黃慶安/攝影

大台北地區民眾賞鳥不必走遠,台北縣二重疏洪道內的五股溼地生態園區就是賞鳥、觀察生態的絕佳場所,每周日下午還有鳥會志工在現場導覽解說,是最適合親子的寓教於樂活動。

這塊大自然的生態教室靠近五股成蘆大橋旁的淡水河口溼地,蘊藏了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不但吸引大批候鳥覓食、棲息,河口泥灘地上的網紋招潮蟹、台灣厚蟹、角眼拜佛蟹、彈塗魚鑽進鑽出,相當可愛;其他包括水筆仔、蘆葦及溼地內各種有機物及微生物,五股溼地已經具備了分解者、生產者及消費者所構成的完整生態體系。

溼地內的鳥況更是豐富,根據縣府及民間團體長期的觀察與記錄,五股溼地共記錄到60多種候鳥或留鳥棲息,包括小白鷺、夜鷺、蒼鷺、翠鳥、黃頭鷺、夜鷺、水鴨、鷹斑鷸等,鳥況極佳。

五股溼地生態園區設有賞鳥步道,有些不怕人的鳥還會飛到離步道不遠處覓食,讓賞鳥人憑肉眼就能欣賞牠們的可愛模樣;彈塗魚、網紋招潮蟹等沼澤生物,更是清楚可見;至於觀賞遠處河口附近的鳥群,則非高倍望遠鏡不可,鳥會每周日下午3時至5時,都會準備望遠鏡於現場導覽解說。

前往五股溼地生態園區,可從疏洪道內的疏洪一路往蘆洲方向前進,走到底右轉即可抵達,相關資訊可上網http://wugu.wetland.tw查詢。

【2006/11/27 民生報】

 

水岸》池上大坡池 溼地廣闊 騎車賞鳥
池上大坡池周邊的溼地,是許多水鳥的棲息地。
記者古鎮榮/攝影

許多人都知道台東池上是以出產「冠軍米」聞名,所以到了池上,一定會買個池上便當來嘗嘗,相較之下,到池上賞鳥反而成為很另類的活動,其實,池上的大坡池早已是台灣水鳥重要的棲息地。

原名「大陂池」的大坡池,日治時期就有水鳥的蹤跡,日人的田野調查報告指出,大坡池及其周邊溼地,是水鳥以及北來過冬的候鳥棲息之地,大坡池提供了池上地區灌溉作物的優質水源,殊不知這些豐富的作物及廣袤的溼地,也成了吸引水鳥來此的最大誘因。

面積最大時連同溼地共有78公頃,幾乎比池上鎮中心還大的大坡池,今日池面雖僅餘二到三公頃,但經過台東縣政府規畫,四周已有一條環湖自行車道,遊客騎著單車去賞鳥,是最環保又不會打擾鳥兒的方式,在大坡池四周可以欣賞到的鳥類,候鳥和留鳥大約各半,包括紫鷺、池鷺、紅冠水雞、白腹秧雞等,往大坡池裡看去,則可見到優遊自得的冬候鳥如白冠雞等。

前往池上,搭乘火車是最方便的選擇,走出車站,到自行車出租店找一台適合的單車,情侶可以共乘一輛協力車,拿著「鐵馬躍池上」單車觀光地圖,騎上車不用五分鐘就能抵達大波池邊,沿著環池道路,慢慢欣賞池邊和濕地上的水鳥,想更親近鳥兒,記得把單車停好,拿出望遠鏡來慢慢欣賞,遊罷記得吃上一客池上便當,才算不虛此行。

【2006/11/27 民生報】

 

水岸》野柳 候鳥海上遷徒的庇護站

每年東北季風一吹,鳥友們的心思就會跑到野柳去了。

位於北海岸的野柳岬,如同一支手臂般從萬里的海邊延伸到海中,岬角上長滿各種海岸植物,正是候鳥們歷經長途海上遷徒後,到達台灣的第一個庇護站,因此每年從9月底到11底的這段時間,只要一波寒流下來,岬角的密林中常會出現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稀有候鳥,讓鳥友趨之若鶩。

野柳歷年來曾經出現過的稀客包括戴菊、葦鵐、蘆鵐、赤胸鵐、藍歌鴝、琉球歌鴝、赭紅尾鴝、黑鶇、烏灰鶇、白眉地鶇、楔尾伯勞、虎紋伯勞等,幾乎都是圖鑑上列為「迷鳥級」的稀有過境鳥,鳥友到這裡,常帶著驚喜回家。

野柳的賞鳥區域,主要在靠近岬角的那片小山上。尤其是中段步道,經常可以看到白腹鶇、赤腹鶇等鶇科在步道上覓食;步道兩旁的樹枝上則常有鴝鳥、柳鶯一類的候鳥跳躍穿梭。

鳥況最佳的是靠近岬角的公廁附近,這裡被鳥友戲稱野柳的西門町,因為這裡有岬角上唯一的水源,林子也很密,是鳥兒最喜歡出沒的地方。就算遇到鳥況奇差,這裡噤聲守候一會兒,一定還是會有斬獲。

【2006/11/27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