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屯區的麻芛文化館,具體重現在台中市幾乎已消失的農村生活。眼看寒假將屆,不少家長近日熱烈預約,從事親子同遊,突顯中生代的懷舊情緒。
麻芛文化館從一碗甘甜退火的麻芛湯開始「講古」,展現昔日農村的生活即景,以栩栩如生的人偶展示晒榖、趕牛車、搓麻芛、作粿、綁粽子等過程,最近成為寒假熱門的景點。
這座文化館展示的主題,包含南屯發展史、黃麻產業史、及南屯的麻芛文化,珍藏品有早期田心仔大戶人家賴清標的玉刻店章、鴉片罐,還有超過百年歷史的記帳公簿與萬和宮印平安符的雕刻木板。
萬和文教基金會藝文組長林惠敏說,麻芛湯是常民食物,以清水燉煮或添加地瓜、小魚,都很好吃。今天,台中市多數熱門的商圈已看不到賣麻芛湯的攤子,對中生代的市民來說,好像失去一份童年的記憶。還好萬和文教基金會經營麻芛文化館,讓下一代有機會看到阿公、阿嬤壯年時代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
林惠敏說,不到麻芛文化館,很多人不知道以前的兒童拿黃麻梗當釣竿,在田裡釣青蛙。大人還會把乾燥的麻葉梗剖半,放在茅廁當「草紙」。
萬和文教基金會表示,最近常有家長來電詢問,打算利用寒假親子同遊。麻芛文化館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及周休假日開放,非假日只接受10人以上的團體預約,免費參觀,還有導覽志工現場解說。預約電話是(04)23843199。
【2004/12/2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