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公告認識院牧部與您偕行教會禮儀活動剪影院牧好書心靈加油站線上代禱

/院牧好書/好書借閱/內文

好書推薦好書借閱借閱查詢

「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書號

5078

作者

陳乃菁

分類

學習

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我要借閱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