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寒流一波波來襲,成群結隊的候鳥一批批南飛。在桃竹苗地區賞鳥,無論桃園縣的大園鄉許厝港、新竹縣竹東生態公園,或者苗栗縣中港溪出海口,候鳥的世界熱鬧非凡且各有特色;寒假近了,安排親子賞鳥休閒之旅正是時候。
新竹地區可以賞鳥的地方又多了一處,去年底啟用、以河川生態治理概念施作的新竹縣頭前溪生態公園,規劃了生態池、景觀區與遊憩步道,兼具環保、教育與休閒功能,預計明年9月第5期工程竣工後,民眾就能在頭前溪觀賞鳥類。
新竹地區觀賞鳥類最有名的地方,在南寮漁港附近的金城湖,國寶級的丹頂鶴,睽違甚久後,去年翩臨造訪,掀起賞鳥狂潮。縣長鄭永金上任之後,積極打造一處可以親水又能欣賞鳥類的生態公園,位於竹東鎮頭前溪處的生態公園啟用後,終於讓鄉親一圓夢想。
縣府環保局水質汙染防治課長陳麗珠指出,頭前溪是新竹縣市最重要的河川,孕育出豐富的人文文化。去年環保局向環保署積極爭取經費,希望利用頭前溪高灘地,營造出有特色的親水區域。
陳麗珠課長說,竹東鎮生態公園第1期工程前年10月完成,整理出8.5公頃空間;第2期去年12月底竣工,占地20公頃,總共耗資3500萬元,已啟用對外開放;第3至5期將開發27公頃,將斥資6000多萬元,預計明年9月竣工啟用。
「這座新竹地區第一座具有規模的生態公園,兼具環工、生態、景觀等多種功能,將成為新竹地區最美麗的自然生態教室」,陳麗珠說。
陳麗珠指出,竹東鎮生態公園最具特色的生態區,係收集竹東鎮的家庭生活汙水,經過人工溼地的自然淨化作用,再利用水生植物、魚類吸收汙染物質,可降低水中懸浮固體50%、去除化學需氧量78%、氨氮75%、總磷40%等。
親水區則栽植了可除異味的紅辣蓼、水丁香,可淨水的台灣萍蓬草、圓葉節草等16種水草。陳麗珠說,整治成功後,野鳥、昆蟲都會相繼回籠,成為繼金城湖後,新竹地區重要的景觀遊樂區。
陳麗珠說,其他縣市也陸續開發生態公園,新竹市今年已做細部設計,而台北縣關渡新海橋與高雄縣高屏溪舊鐵橋則各有一座。
【2005/01/14 民生報】
|
![]() |
||||||||||||
鸕鶿是苗栗縣永和山水庫最著名的冬候鳥,根據苗栗縣野鳥學會調查,今年大約有上千隻鸕鶿進駐。由於水庫湖中枯枝已經腐朽,鳥群移到上游隱密的水岸樹叢中棲息,較難觀察;大埔水庫、中港溪出海口等鸕鶿出沒覓食的水域,比較容易觀察。
苗栗縣野鳥學會總幹事溫春福表示,永和山水庫於民國73年完工蓄水,民國83年野鳥學會成立後,開始觀察紀錄永和山水庫的鸕鶿,這裡的鸕鶿每年10月飛來,棲息到隔年4月飛離。
以前,永和山水庫湖面開放水域有枯枝伸出水面,離岸還有一段距離,對來台過冬的鸕鶿群而言,是安全的棲身地點,大群鸕鶿棲息,提供湖岸鳥友觀察、攝影好視野。
近年來,因為湖面枯枝陸續腐朽,鸕鶿遷往上游集水區隱密樹叢棲身,由於沒有聯外道路,外人難以靠近,成為鳥會調查鳥況的秘密基地。
溫春福說,雖然永和山水庫的鸕鶿住在隱密處,較難觀察,不過鸕鶿會飛往大埔水庫、中港溪造橋自然生態公園覓食,特別是農曆初一、十五大潮日,滿潮轉退的時候,中港溪南岸造橋生態公園與縱貫鐵路橋之間水域,常有成群鸕鶿覓食。
中港溪南岸的造橋自然生態公園,平時有雁鴨科的野鳥可以觀察,滿潮轉退之際,就有機會欣賞到鸕鶿。民眾可以在堤防或前進紅樹林,找尋隱密地點觀察,一般準備8到20倍賞鳥用望遠鏡即可,冬天賞鳥請注意保暖,不要深入沼澤、泥灘,以免受困。
溫春福說,全世界鸕鶿科野鳥約有30種,台灣出現的鸕鶿有4種,鸕鶿擁有四趾相連的全蹼足,因此具備良好的潛水捕魚能力。鸕鶿屬於大型水鳥,常成群在海灣、湖沼、池塘、水庫、河洲生活,可潛至水下1至3公尺,有時可達9公尺深,潛水時間平均約30到45秒,有時可超過1分鐘。
.苗栗縣野鳥學會電話(037)540155。
【2005/01/14 民生報】
候鳥報到》大園濕地/候鳥的覓食天堂
|
![]() |
||||||||||||
每年10月至隔年3、4月進入冬侯鳥出沒季節,桃園縣大園許厝港、內海、大平頂和沙崙一帶,出現鷸鴴科等數以萬計鳥況,週邊還有水筆仔復育區;文化局規畫的「大園鄉濱海聚落生態文化館」,每年秋冬之際舉辦濕地賞鳥節,推廣生態教育。
大園鄉沙崙、圳頭、內海、北港等四村沿海,屬台灣西部砂質海岸地形,因河流水系發達、河口地形發育良好,潮間帶、沼澤、沙洲、埤塘、農田等生態環境多樣化,形成候鳥過境棲息覓食的最佳場所。
防風林外的許厝港濕地,成為侯鳥與過境鳥的覓食天堂,七、八十公頃的內海濕地,處於廢耕狀態,經年有水,草類滋生。每逢海水漲潮前後一小時,防風林外覓食的候鳥、過境鳥和水鳥,便飛入隔鄰內海溼地歇腳,場面壯觀。
桃園縣野鳥會學會理事長鄒振明說,觀察野鳥最佳點為許厝港,以濱鷸、東方環頸←鳥類為主,數量大約有二千隻,場面狀觀,沙灘上還會出現小水鴨和金斑鴴。
若仍意猶未盡,還可從內海國小右轉進入內海後湖底,可以見到白腹秧雞和紅冠水雞等留鳥。
另外,在大平頂還有金斑鴴、小環頸、小辮鴴,在沙崙也有二、三百隻小水鴨,早晚在水田中覓食。
內海村紅樹林濕地和許厝港栽植水筆仔濕地,可以見到高約四、五公分的水筆仔,還有招潮蟹、彈塗魚;公所並且開闢了一條自行車步道,並豎立解說牌,加強觀光休閒吸引力。
每年秋冬之際,文化局還會在西濱海域一帶舉辦濕地賞鳥節活動,協助地方關心生態人士成立「大園鄉濱海聚落生態文化館」,規畫賞鳥和生態教學活動;在內海和許厝港之間,還有一座原屬海巡署的廢棄營區,迷彩外型成為賞鳥節的景點,居民信仰中心「貴文宮」,也規畫成為民俗展示館。
【2005/01/14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