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第一家牛軋糖博物館昨天在土城工業區成立,館中陳列資料記錄牛軋糖的源起,並展示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的家具、迎親嫁娶的器具、和糕餅製作工具,讓人在參觀牛軋糖、喜餅製程的同時,同時感受新感情、舊回憶。
牛軋糖博物館由糕餅糖果業者大黑松小倆口所成立。昨天開幕式,包括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羅文嘉、經濟部次長尹啟銘、土城市長盧嘉辰、及朱鳳芝、吳育昇、李文忠、邱鏡淳等立委皆出席,現場還燃放一條150公尺長的鞭炮,霹哩啪啦6分鐘才燃完,相當熱鬧。
大黑松小倆口早年發跡於台北市博愛路,邱彭毓女士於1956年成立大黑松賣牛軋糖,1983年其子邱義榮與媳婦曾翠娜推出小倆口喜餅,基於沒有大黑松就沒有小倆口,1985年將大黑松和小倆口合而為一,而有牛軋糖與喜餅的結合,成為國內知名品牌。
邱彭毓女士日前去世,為了紀念這段兩代創業的歷程,大黑松小倆口總經理邱義榮特別在牛軋糖博物館內設置「孝親大道」,陳列家族創業珍貴照片,以及廿四孝的故事。
邱義榮說,往後所有訪客在此DIY學作糕餅,做好後要先寫一張感謝父母的卡片,才可以拿到證書。
近年民間企業成立博物館之風頗盛,包括白蘭氏成立雞精博物館,郭元益成立糕餅博物館。
邱義榮不諱言,企業成立博物館,有宣示「業界第一」的味道,因為有歷史、有文化的資深品牌,才有可能成立博物館。
牛軋糖博物館初期只開放團體參觀,30人以上可預約,4月31日、5月1日土城桐花節活動期間,開放一般散客參觀。洽詢電話(02)22687222。
【2005/02/23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