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禮公園生態美動人

 
   
 
巴克禮公園內的五色鳥,嘴裡叼著一隻蟲子,準備飽餐一頓。
圖/郭東輝提供
 
 
 
【記者吳明良/台南報導】

畫家鄭羽桑筆下的巴克禮公園波斯菊盛開,成為巴克禮公園生態調查專書的封面。昨天鄭羽桑在生態調查專書發表會上,與負責生態調查的真理大學自然資源應用學系講師莊孟憲相見歡,兩人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記錄巴克禮公園的生態之美。

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邀請莊孟憲花了一年時間調查巴克禮公園的自然生態,逐一記錄公園內的100多種動植物。

莊孟憲與研究昆蟲的韋昕林去年9月開始調查陸域動植物及水域生物兩大類,運用目視與聲辨,建立數位影像資料庫,共發現鳥類27科39種,昆蟲類6目23科49種,兩棲類3科5種,植物類30科58種。

莊孟憲表示,公園的鳥種以白頭翁、麻雀、綠繡眼、斑文鳥數量最多,還有冬候鳥藍磯鶇、赤腹鶇,甚至發現鳳頭蒼鷹。蛙類雖僅5種,卻有保育類的虎皮蛙及貢德氏赤蛙。

植物從初春綻放的木棉、初夏黃金雨的阿勃勒,秋天的變葉木到冬天的落羽松,四季景觀風情各異。

昆蟲以蜻蛉目與鱗翅目最多,蜻蛉目有蜻蜓科、春蜓科、晏蜓科及細總科;鱗翅目有鳳蝶科、蛺蝶科、粉蝶科、灰蝶科等彩蝶,豐富的生態令人驚艷。

市長許添財說,感謝崇明里長李仁慈將巴克禮公園當成自己孩子般的照顧,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努力付出,不但成為觀光人口最多公園,去年還獲得南台灣建築園冶獎。未來透過區段徵收臨近的台糖農地,可使公園面積增加一倍。

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吳道昌說,基金會除了出版專書,將陸續推出各種生態學習的活動。

他表示,巴克禮公園除了自然生態豐富,也是一個推展品格教育的好場所,基金會計畫一年內完成9個品格教育的案例,做為國中小學生品格教育的參考。

【2005/08/16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