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病患心臟如何保養
當我開始長期血液透析治療時,心臟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如何預防或處理?
長期透析所產生的併發症導致病人死亡的原因為心臟血管病變約佔 50-60%,而後才是感染及其他肺部出血、惡性腫瘤。
可能原因:
可能原因:
頭暈、頭昏、無力、嘔吐、噁心。
處理:
一﹑心臟血管病變
長期透析所產生的併發症導致病人死亡的原因為心臟血管病變約佔 50-60%,而後才是感染及其他肺部出血、惡性腫瘤。
可能原因:
- 一般因素如年齡、種族、抽煙。
- 特別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紅斑性狼瘡、高血脂、類固醇過度使用易合 併心血管病變。
- 尿毒症之影響:高血壓、貧血、尿毒分子沈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 透析影響:低血壓、低血氧、心律不整、動靜脈廔管流量、透析膜材質、 透析液種類、透析量不夠。
二﹑心臟衰竭
可能原因:
- 高血壓導致左心室肥大及機能不足。 2.過多的水分、鹽分未完全移出體外。 3.貧血〈Hct<30%〉伴隨高的心臟搏出量。 4.高血流量的動靜脈廔管造成心臟負荷。 5.尿毒心肌病變、營養缺乏。
- 控制血壓、降低水分超負荷、需適時調整理想體重。
- 維持心肌氧供給,維持血比容在 33%以上,飲食限制油脂及膽固醇攝 取,動靜脈廔管血流量於 1000cc 以下。透析時可採順序透析以避免血 液動力學改變過劇,造成血壓下降。
- 維持代謝與電解質平衡,減少尿毒分子累積。
- 足夠的透析量。
- 請醫師重新評估「乾體重」或稱為理想體重:病人在此體重下有最穩定的心 臟血管機能及沒有任何水分過多、水腫之現象、且走路時呼吸平穩,此需每一個月或至少二個月,依飲食、身體狀況重新評估、設定理想體重。
- 控制血壓及水分之超負荷並遵行飲食控制原則,避免進食過多的含鹽份、高鈉 的食物,如醃製品、罐頭、蜜餞等食品。
- 服用適當的抗高血壓藥物如 Adalat 、Renitec、 Doxaben 等。
- 治療基本原因如調整血壓用物、提高血比容值、養成規律生活、適當運動。
三﹑認識低血壓的症狀反應
頭暈、頭昏、無力、嘔吐、噁心。
處理:
- 立刻坐下或躺下休息。
- 頭低腳高。
- 調整高血壓藥物。
- 治療基本原因,如重新評估理想體重、改善貧血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