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為什麼要做全身健康檢查?
「生命的價值在化有限為無窮」,隨著醫學知識的發達,現代人不只重視生命的延長,也積極注意生活的健康,於是健康檢查受到大家的重視,不斷的推陳出新。所謂的健檢服務,不只是要檢查出人們當下所患有的疾病,也要經由潛在疾病的追蹤及家族史的探討,找出將來可能罹患的疾病,進一步預防及改善以達到預防醫學的目的。
在台灣,大多數人都是在身體出現症狀或很不舒服的時候才會求醫,但是許多襲擊正值壯年期成人的生活習慣病(成人病)以及慢性病,在初期沒有任何自覺狀況,外表與一般人無異,一旦發覺已相當惡化,其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復原的機會便大大的降低。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實屬重要。定期健康檢查(健診)可以藉此提醒您身體所發出的警訊或是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除了提供完善的健檢服務,在檢查後會將您的健康檢查資料完整的納入病歷,為您建立個人的健康追蹤系統,並提供您在日常生活上的保健須知。
哪些人該做健康檢查,是否有年齡限制?
  • 一般來說每個人的需要並不太相同,原則上20歲以上之成人即可參加檢查,以及有自覺症狀如感覺疲勞,體重減輕等,又無確實病合自己的健康檢查。
  • 家族有癌症、糖尿病、高血壓或其它遺傳疾病者、經常抽煙飲酒者、B.C型肝炎帶原者等。
  • 專家建議,30歲以前最好兩年做一次健檢,30~50歲一年一次,50歲以上則一年兩次。
健康檢查的目的?
  • 早期發現潛在的疾病或致病因子,及時予以矯正治療,以減少疾病加重機率。
  • 觀察身體各項功能反應,了解自行健康狀況。
  • 針對現況,進而採取正確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以確保健康。
健康檢查的意義?
健康檢查之最大意義是篩檢疾病,並找出潛在的致病因子,以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趁著疾病潛在人體中尚未表現出來前,先檢查出來並加以治療,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以達永保身體的健康。
全身健康檢查到底要篩檢什麼?
很多人都誤以為全身健康檢查就是從頭到腳,把全身所有的疾病都找出來,其實疾病種類繁多,依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提出的選擇篩檢疾病的原則應符合
  • 篩檢的疾病是此地區盛行率最高。
  • 疾病篩檢出來後可治療或可控制的。
  • 所篩檢的疾病是有意義的疾病。
  • 檢查方法應是準確度,敏感度高或是符合經濟效益。
所以並不是所有疾病均可由健檢檢查出來,主要是針對個人需求,所設計的各項檢查項目,而檢查項目涵蓋身體部位,故稱之全身健康檢查。
健康檢查前需注意哪些事項?
  • 檢查前一日需禁食8~10小時左右。
  •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患,檢查當天停止服用藥物,可將藥物攜帶至醫院,待可用餐時再服用藥物。
  • 女性受檢者請於經期完畢後5-7天再受檢。
健檢後還需做些什麼?
健康檢查的目的是篩檢,一旦篩檢結果異常,應再到醫院做更詳細的確定診斷,或改變日常生活飲食習慣.減少危險因子,這樣一來健康檢查才有實質的意義。
健康檢查中,X光及超音波檢查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放射線檢查在一般情況下並不會造成傷害,但對懷孕初期的孕婦而言,則須避免放射線檢查,以免對胎兒造成傷害,而超音波檢查是利用超音波的反射形成影像來達到診斷的目的,故超音波檢查所使用的能量很小,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
什麼是好的膽固醇及壞的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扮演著血管清道夫的角色,負責將組織的膽固醇送回肝臟代謝,將膽固醇清除到人體外的作用,這是好的膽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則負責將膽固醇自肝臟送往全身,如果過量,讓攜帶的膽固醇存積在動脈壁上,使血管變窄而引起心臟血管疾病,這是壞的膽固醇。因此一般說來,血液中若富含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有助於預防心臟血管疾病。
尿酸指數偏高,日常生活上需注意些什麼?
  • 選擇普林含量低的食物如牛奶、雞蛋、大部分主食類、蔬菜及水果等,避免內臟類、魚肉類、胚芽及乾豆類。
  • 儘量多喝水,每天至少2000c.c以上的水份。
  • 酒類應儘量避免飲用。
  • 平日應做適當的運動,促進新陳代謝。
  • 維持體重在標準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