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小心腎臟病變 控制血糖,防洗腎命運

 2018/6/7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洗腎」,國人並不陌生,但糖尿病所引起的腎臟病變,卻有許多民眾常常輕忽。醫師指出,腎臟病變、眼睛病變,都屬於糖尿病的小血管病變。其中,腎臟病變嚴重時會演變成尿毒症,是造成糖尿病患洗腎的主因,千萬別忽視。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陳奎篤指出,台灣洗腎患者已超過8萬名,是全世界洗腎病患密度最高的國家。慢性腎臟病於早期症狀輕微,甚至沒有症狀,但由於輕忽,往往等到疾病末期才發現就醫,錯失黃金治療期。

糖尿病、高血壓易導致慢性腎臟病變
  其中最常導致慢性腎臟病的致病原因是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其中尤以糖尿病最為重要。而糖尿病影響腎臟功能原因是影響血管,腎臟裡有很多小血管,高血糖導致血管病變。

  正常情況下,血液經過腎絲球,會把毒素等不好的物質過濾掉,但高血糖使腎絲球構造改變,出現縫隙,因此會讓蛋白質漏出,原本該被身體回收的蛋白質,卻漏到尿裡,成為蛋白尿。

控制血糖,防洗腎命運
台灣是洗腎王國,患者超過8萬者,其中糖尿病引起的腎臟病變值得關心。

洗腎三部曲:尿蛋白─>蛋白尿─>洗腎
  醫師陳奎篤強調,當尿裡出現不該有的尿蛋白,就是糖尿病患腎臟病變的第一個明顯特徵。一開始的症狀是尿中出現微量蛋白,稱為「微蛋白尿」;當尿中蛋白量持續增多,就成為「蛋白尿」,這已是腎臟病變的中期症狀。

  臨床統計也發現,若已出現微蛋白尿,卻未好好控制血糖、血壓,大約3至5年,會進展為「蛋白尿」,若再不加以控制,平均3至5年內走入腎衰竭,必須洗腎。

預防腎臟病變:早期發現、控制血糖、血壓
為了要預防腎臟病變、延緩腎功能惡化,除了早期篩檢、早期發現以外,很重要的是控制血糖、血壓。
1.血糖控制:除了飲食控制、適度運動、降血糖藥物使用之外,建議能自行監測血糖,除了可記錄血糖變化提供醫師調整藥物之參考,也可了解是否因飲食所造成的高血糖。
2.血壓控制:若沒有禁忌症,建議優先使用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但使用者須依醫師指示定期追蹤腎功能與鉀離子濃度。

  此外,高血脂的控制也很重要,不但能預防心血管疾病,使用降膽固醇藥物的部分患者,腎功能惡化的速度可能會減緩。

  同時,抽菸、肥胖都與慢性腎臟病與許多其他慢性病有相關,適度減重、戒菸可能有所幫助。此外,不當服用中藥、止痛藥,或來路不明的藥物,可能直接造成腎功能損傷。脫水、暴飲暴食、過度蛋白質攝取等也應該避免。保護自己的腎,須從日常細節做起,才能遠離「洗腎王國」的汙名。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