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內文

📣路邊野菇別亂採!認識綠褶菇(毒有)、雞肉絲菇(可食)

2024/5/3

長得低調卻很有事? 認識臺灣有毒菇類!

臺灣屬亞熱帶氣候,溼熱多雨的環境,最適合蕈菇類生長。一陣大雨後,山間、草地經常會長出朵朵小傘狀的蕈菇,雖然會讓人忍不住想摘下煮食,卻可能讓自身暴露於食品中毒的風險,近年來更已傳出多起食品中毒事件。食藥署說明,臺灣常被誤食的野生毒菇為「綠褶菇」乍看之下與其他可食菇類似,卻與一般認知有毒菇類都很鮮豔的認知大相逕庭。

兩種常見野生毒菇的生長期與外型

主要生長的春季到夏季的綠褶菇,常見於低海拔農地、草地或林地,屬於中大型菇類,菌蓋寬度可達5~20 公分呈半球形,高度可達10~20公分,菌褶部位未成熟時為白色,成熟時逐步轉為黃綠色而得名「綠褶菇」。因整體外觀型態與可供食用之雞肉絲菇相當接近,故民眾常誤以為是無毒菇類而誤食,是最常見毒菇誤食之種類。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