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總逃脫不了壓力,因而壓力管理已成為行為科學之顯學。常見的壓力包括課業、業績、工作負荷、經濟、夫妻婆媳相處、人際關係、親職教養等。本文介紹幾種方法,協助現代人在壓力過大時,可以自行調適與紓解來維持身心健康。如果你還有其他相關心理問題或困擾,本院診由專業領有國家考試證照之臨床心理師,協助你檢視自身的壓力狀態,同時協助你舒緩壓力與內心的困擾。

你屬於哪一型壓力性格?

剛當新鮮人的偉忠期中考後情緒變得很差,睡不好也吃不下,原來容光煥發的一個人憔悴許多。同學關心他,偉忠開口便說:「我期中考很爛,心裡壓力沈重。」同學同情地問:「到底多爛?」偉忠說道「很爛,我實在不能接受。」同學覺得事態嚴重再追問:「你當幾科?」偉忠回答:「不是,我物理考得很不好」,同學又急問:「到底考幾分?」偉忠躊躇了一下,皺著眉頭說:「九十分。」同學跌成一團,吃驚大叫:「九十分你還覺得爛?」偉忠嘟著嘴答道:「但是我以前都只有一個分數。」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壓力不見得全由外患引起。面對相同的狀況,有人覺得壓力沈重,有人卻樂於接受。因此,壓力的來源除外患外,還有來自內憂的成分,後者跟個人想法或特質有關,包括下列幾種常見特性:
  • 要求完美型:凡事先給自己訂高標準,同時要求面面俱到。但結果常是所設定的目標非自己時間、精力或能力所能完成,徒讓自己留在事情做不好與自責的惡性循環中。
  • 無法拒絕型:份內的工作已經多得忙不完,只要面對別人的請託,儘管心裡不願意,卻依然習慣性答應。
  • 超人(非我不能)型:一方面抱怨工作上勞逸不均,自己累得跟狗一樣,另方面卻認為自己不累不行,因為如果沒有他,事情便會作不好甚至會完蛋,只好鞠躬盡瘁。
  • 在意他人型: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或擔心被批評不是好老師、或不夠朋友,而經常勉強自己去作自己不想做的事,而形成衝突或壓力。
  • 忍耐壓抑型:或許由於不善人際交往,或許不敢表達自己的困難,因而不敢求助,無法與外界協調出一個自己較能夠接受的要求,或較合理之環境,只能獨自受苦承擔。
  • 嚴以責己型:事情沒做好,總認為都是自己的錯。自認為不夠努力、認真,而拖累大家。
上述這幾類人的共同特性是「奮不顧身」,經常不考慮自己體力與心力的極限,以事情的圓滿為首要考慮,而願意做到某種程度的自我犧牲。但超過個人極限後,則會有情緒失控,或出現身心疾病的不良後果。

這些人格特性我稱之為壓力的內憂,也是讓人一直處於緊張與疲累的高壓力狀態的內在根源。 要減少這方面的壓力,可以幫助學生檢視內憂帶來的困擾,這些想法或人格特性並非全然不好,只要妥適加上量力而為、對自己身心健康的關心、與增加對自己生活的主控權,則可避免許多不必要的身體病痛與情緒困擾。

你的壓力太大了嗎?

(一)你的心身症多嗎?
面對壓力時,人類大腦下視丘會啟動一系列之生理反應。讓我們活力充沛且處於警戒狀態,可以應付外在的要求或威脅。但如果我們面對的是長期的壓力,則此等高度警覺狀態,將過渡耗費我們的生理資源,造成器官損害、免疫功能降低,進而出現各種心身症(psychophysiological disorders)。常見的心身症有:
  • 腸胃疾病
  • 頭痛
  • 心臟血管疾病
  • 頭痛、身體其他部位的疼痛
  • 容易感冒
  • 失眠經常覺得疲累
  • 性功能異常
上述生理病痛的出現,同時也降低我們應付壓力的能力,而使得原本可以處理的壓力,無法完成而必須延後,不斷累積使得壓力過渡負荷的情形益形惡化,而與生理症狀形成惡性循環。
(二)你的心智功能受損嚴重嗎?
在壓力下狀態下,除了容易出現心身症外,因為精神緊繃放鬆不下來,加上失眠,則心智功能亦容易受損,包括:
  • 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分心
  • 思考不清晰、甚至一片空白
  • 記憶力減退、容易忘東忘西
  • 做事猶豫不決不容易做出決定
(三)你有情緒困擾嗎?
在情緒反應方面,臨床上最常見的便是:
  • 緊張擔心:擔心考試被當、擔心追不到女朋友、擔心活動辦不好等。
  • 生氣、暴躁易怒:如遇到挫折、或是無法改變的不公平制度、或是長期需求無法滿足,則生氣憤怒的情緒便會產生。
  • 憂鬱:如果壓力持續存在,同時覺得改變是沒有希望的,生活不再有樂趣,生命也不再有意義,則開始出現憂鬱的情緒或自殺的意念、甚至做出自殺之舉動。
(四)你出現逃避行為嗎?
是否出現有心無力的情形,想要唸書但卻念不下,於是打電動、上網、閒晃、吃東西、睡覺,做一切與讀書無關的事,以逃避自己所不願面對的壓力情境。
如果上述心身症、心智功能受損、情緒困擾、與逃避行為出現的愈多、愈嚴重,則代表壓力愈大,愈需要調整目前的生活方式。

壓力舒解小偏方

(一)身心SPA
要進行壓力紓解,針對壓力的生理反應部份,建議學習一套放鬆身心,並能維持自律神經協調性的方法。運動、打坐、氣功、瑜珈都是不錯的方法,如果還是無法有效放鬆,建議找專業之臨床心理師,進行放鬆訓練,或是以生物回饋儀來加以協助,達到身心舒緩與平靜。
(二)訂定工作合理目標
學生課業壓力大,一種可能的原因是出在讀書計畫,因為就快要考試了,自責於過去不夠努力,於是給自己安排的讀書計畫,往往超過自己能夠唸完的分量。目標設定過高,無法完成是可以想見的事。一旦無法完成,便又開始責怪自己,於是又再告訴自己要發憤圖強,把落後的進度通通補上。於是原本已無法完成的讀書計畫更是雪上加霜,更不可能完成。無法一而再的面對自己無法達成的事實,只有逃避一途。解決之道在於清楚認識自己的習性,將目標定在可完成的範圍內,達成目標的快樂感受,不僅會讓自己更有信心,同時會更有讀書動力。反之,如果讀不完的話,只有自責和證明自己是個失敗者,而更不願意接近書本。因此,定目標時要掌握可完成以及小而具體兩個原則。
(三)腦內革命─改掉造成壓力的想法
心理反應的部份,可以試著檢視是否有上述容易造成內憂的性格傾向,如果有,請檢視是否有下述幾種想法:
  • 勤能補拙、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一種單方向的思考,忽略了在過度壓力下,人們的表現往往會打折扣,無法將實力完全發揮。在表現不如意的時候,以為只有更努力、更辛苦,情況才可能更好,卻往往適得其反。
  • 不這樣努力,自己將失去…如果能停下腳步,靜下心來問自己,不這樣做真的會失去什麼嗎?這對你來說有這麼重要嗎?重要到值得現在賠上這麼多嗎?問完這些問題,往往會有意料之外的發現。
  • 我應該盡量地照顧別人與完成別人的需要為了別人,老是把自己擺在後面,讓自己辛苦地不得了,事實上別人也不見得因此而快樂。因為你的堅持付出,不見得就是他所要的;而且你所關心的人,往往也不願意你因他而犧牲。
  • 等我忙完這個,我就可以休息…這是一種自我安慰與自我欺騙,生命中總有各種壓力,一波一波地襲來,沒有沒有壓力的時候。
(四)情緒管理
有關情緒反應的部份,適當的抒發而非壓抑是首要原則。此外,從事自己有興趣之休閒,與親人朋友訴說自己的感受,做別的事以轉移不愉快的情緒,甚至吃東西、逛街都是不錯的方法,只要沒有太大之後遺症。如果還是有困難同樣可以尋求專業之協助,本校輔導中心以及各大醫院都有臨床心理師提供協助。
(五)預留危機處理空間
常言道「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說明在滿載沒有預留空間的情況下,任何小小的突發狀況,都可能壓垮一個人。因此,最好預留空間,否則在有突發狀況發生時,必須減少常態性工作,以免成為枉死的駱駝。
(六)求助與交付
在壓力大個人能力不足以應付時,別忘了求助,同學的筆記、學長的考古題都是可用的資源。如果負但真的太大,可以把部分工作交給別人,大家一起分攤,自然就比較輕鬆。
面對壓力時,如果評估我們內在以及外在可運用之資原足夠的話,當然可以迎接挑戰,或試著去改善現有狀態。如果實在超出我們的負荷,無法承擔或改變,則要有放下的智慧,接受自己與環境的不完美。關心自己、珍愛自己,我們才能成為壓力的主人,讓壓力成為幫助我們成長的動力,而不是壓垮或摧殘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