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獲選職傷診治及復健專責醫院 讓勞工傷病有所依靠
本院職業醫學中心及復健科雙雙獲得勞動部認可,成為嘉義地區唯一「職業傷病診治」暨「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2023年正式掛牌服務,不僅為受到職災的勞工朋友進行專業診治,並藉由「工作強化中心」提供職災勞工醫療及職能復健,以及工作能力評估、補助請領諮詢等連續性服務,協助勞工朋友紓解傷病壓力,早日重返職場。
本院職業醫學中心醫療團隊為受到職災的勞工朋友進行專業診治
職業傷害與職業病的區別
「職業災害」指的是因工作引起的傷害與疾病,又分為「職業傷害」及「職業病」。「職業傷害」顧名思義,就是工作的時候因為遭遇事故或災害,而導致急性的受傷,像是廚師上班時被熱鍋燙到手、送貨員被掉落的紙箱砸到腳等;「職業病」則是長期暴露在工作中的某種危害,進而導致疾病,常常需要一段時間的累積,疾病才會發生,因此較難做出診斷。
職業病的危害有哪些?
長期存在工作中的危害會導致職業病,這些危害因子可分為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人因性和社會心理性等五類。
物理性危害:像是噪音造成聽力下降、高溫造成中暑、手部振動造成白指病、游離輻射造成血癌等。此外,低溫、氣壓變化、紫外線也都是這一類的危害。
化學性危害:像是鉛中毒引起貧血、有機溶劑中毒引起肝炎、吸入粉塵引起塵肺症、石綿暴露引起間皮瘤等。工作中許許多多的化學物質都可能造成身體不同的器官受損。
生物性危害:像是醫護人員照顧新冠肺炎病人而感染、農夫吸入發霉穀物而產生過敏性肺炎等。醫療業、農畜業及食品加工業較容易接觸到病菌、病毒、寄生蟲、生物性過敏原等危害。
人因性危害:像是用手腕做重複性動作導致手指麻木(腕隧道症候群)、常常彎曲伸展手肘導致手肘外側疼痛(網球肘)、長期搬運重物導致腰痛腳麻(椎間盤突出)。此類危害造成肌肉骨骼系統的疾病,使人感到肩、手、腰、膝蓋等處痠、疼痛及麻木,是近年來增加快速的職業病種類。
社會心理性危害:像是工時過長造成中風或心肌梗塞、工作中遭遇強烈的心理壓力造成憂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我是不是有職業病?
民眾可根據下列3點先自行評估,若任何一點為「是」,就有可能是職業病,可以到職業醫學科門診由醫師做職業病的診斷。
症狀在工作時變嚴重,下班回家後或是假日時症狀則有所改善。
症狀在工作後一段時間發生。
同事也有類似的症狀。
工作強化中心協助醫療復健
如果不幸發生職業傷病,除了接受醫療診治,後續復健與工作能力強化也是重要的一環。本院復健科設立「工作強化中心」提供職能復健服務,協助勞工朋友盡快且順利返回職場,減少個人、雇主與社會之損失。
工作強化是一種個別化訓練計畫,針對工作項目上的特定能力,利用真實或模擬之工作環境,配合其他運動治療做密集的能力加強訓練,以漸進方式提升傷病工作者的生理、神經肌肉、心臟血管、新陳代謝、心理社會與職業方面之能力,並在過程中學習疼痛控制及符合人因工程之正確工作姿勢,以避免二次傷害。
當職災勞工在醫療狀況穩定後,必定會面臨何時適合回到原來工作的問題,工作強化的目標就是讓傷病勞工可以重回工作崗位,並發揮自己最大潛能,符合市場就業需求。
醫療到復健一條龍服務
根據勞動部職業災害統計,嘉義縣市108~110年申請勞工職業災害共計1125人次,平均每年375人次,其中職業傷病佔93%、失能佔6.3%、死亡佔1.8%。當勞工受到職業災害而必須暫停工作,甚至嚴重到需要離開職場,從身體復健到經濟負擔,對個人與家庭都是巨大的壓力。
本院自2008年加入職業傷病診治網絡機構,開設職傷門診,跨專科及部門,整合院內醫療資源,提供診斷治療、醫療復健、職能復健、相關轉介資源等一條龍服務,同時也為勞工朋友訂定漸進式復工計畫,協助雇主適性配工。2023年進一步成為嘉義地區唯一通過勞動部雙認可的「職業傷病診治」及「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足見專業能力獲得肯定,有職業傷病問題的民眾不妨多加利用。
請洽:職業傷病診治整合服務中心,電話:05-2756000分機3317
更多資訊請進入職業醫學中心網頁http://www.stm.org.tw/omc/
本院成立職業傷病診治整合服務中心,為職傷勞工提供連續性服務。
本院獲選嘉義地區唯一「職業傷病診治暨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正式掛牌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