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頂端
我要掛號
看診進度
COVID-19疫苗接種
月子中心 護理之家 中華聖母基金會 健康管理中心 旅遊醫學門診 好厝邊健康網 民權院區 圖書館

腹脹吃不下竟是魚刺穿胃!醫師機警揪出元凶對症治療

2025/08/22

腹脹吃不下竟是魚刺穿胃!醫師機警揪出元凶對症治療
羅清池醫師以胃鏡檢查,發現魚刺已刺入病患胃壁。(圖片病患非當事人)

  一名60歲男性病患,因腹脹與胃口不佳持續一週,至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求診。病患本身有胃潰瘍與胃部手術病史,原以為是舊疾復發,經腸胃肝膽科羅清池醫師詳細問診與觸診後,懷疑另有原因,立即安排胃鏡檢查,驚見一根約3公分長的魚刺刺入胃壁,已形成局部膿瘍。羅醫師當機立斷,以胃鏡異物鉗成功將魚刺夾出,病人術後迅速恢復進食,症狀也徹底解除。

  羅清池醫師指出,該名病患雖無明顯腹痛,但因觸診壓痛與長期食慾不振,讓他懷疑有感染或阻塞,所幸及時安排檢查揪出元凶。若再延誤,魚刺恐導致胃穿孔、腹膜炎甚至敗血症,後果不堪設想。

  臨床上,魚刺、牙籤、小骨頭等尖銳異物,是常見但不可忽視的腸胃異物來源。文獻指出,約35%尖銳異物會穿刺腸胃黏膜,造成穿孔、出血或膿瘍。胃壁因其厚實,穿孔發生率雖不如食道與小腸高,但一旦發生,常不易察覺,特別是年長者、糖尿病或既往有手術病史者,症狀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誤就醫。若未即時處理,感染擴散至腹腔,可能造成敗血症、膿瘍,甚至需要開腹手術清創。

  羅清池醫師表示,此一案例能以內視鏡成功取出異物,避免開刀之苦,關鍵在於臨床警覺與即時處置。他也提到,多數魚刺穿刺個案中,病患並無異物吞入印象,因此醫師的判斷力尤為重要。

  事實上,羅醫師過去也曾在執行大腸鏡時,意外發現魚刺卡在升結腸壁,病患主訴長期右下腹隱痛,但X光與超音波皆無異常,經內視鏡檢查才發現魚刺嵌入腸壁。而根據研究指出,魚刺最常卡在食道與胃部,進入結腸者不到2%,這類異物能穿越胃腸三大狹窄關卡(賁門、幽門、迴盲瓣)並嵌入升結腸,極為罕見。

  羅清池醫師能在毫無前兆下發現潛藏危機,精準安排檢查並成功移除魚刺,讓病人免於進一步的併發症與手術風險,凸顯他在內視鏡操作的經驗與臨床敏銳度,這兩起罕見的魚刺處置案例,亦足以作為醫界典範。

  羅清池醫師提醒民眾,預防異物穿刺最好的方法仍是「細嚼慢嚥」與「選擇適當的食材處理方式」。用餐時應專心,若不慎吞入異物,切勿用飯菜硬吞下去,那只會越吞越糟糕,應盡速就醫,以內視鏡安全移除異物,以免延誤釀禍。

回上一頁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logo 天主教中華聖母修女會醫療財團法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

地址:60069 嘉義市大雅路二段565號
電話:05-2756000 掛號預約專線:05-2756555
St. Martin De Porres Hospital
ADD:No. 565, Sec. 2, Daya RD., ChiayiTel:886-5-2756000
追蹤聖馬

無菸無檳醫院圖標 SNQ國家品質圖標

本院為無菸無檳醫院,所有院區全面禁止吸菸(含電子煙)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其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以IE10以上、Firefox或Google Chrome等瀏覽器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