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室勇奪全國雙獎 創新提升社區長輩飲食照護品質
2025/11/04

面對台灣快速高齡化的社會,長者的飲食安全與營養照護成為重要課題。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室團隊創新思維,以「運用飲食質地調整與個別化營養介入提升社區長輩營養照護品質」計畫,榮獲「2025年台灣健康照護品質管理競賽」海報競賽組「銀獎」及「最佳創新主題獎」雙項殊榮,肯定團隊以高齡友善理念深化社區照護的努力。
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室蔡毓琪營養師指出,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有5%至10%存在營養不良問題,主要是因咀嚼與吞嚥功能退化所導致,進而增加肌少症與死亡風險。為改善此現象,團隊針對院內合作供膳的三個社區長照據點—聖母家屋、宣信站及蘭潭站共53位長輩進行營養現況調查,發現有高達3成長輩存在營養不良風險。
為找出問題根源,團隊分析歸納出五大原因,包括食物太硬咬不動、容易嗆咳、長輩進食意願低、營養師難即時掌握營養狀況及照護人員缺乏相關知識等。對此制定兩大改善策略:「銀養新料理」與「銀向新時尚」,以兼顧美味、安全與營養的理念,全面優化社區供膳品質。
「銀養新料理」策略依長輩咀嚼與吞嚥能力分級,設計5種質地菜單—軟質餐、剁碎餐、半流餐、細泥餐及全流餐,並製作標準化「食物質地調整SOP」及圖示教材,讓廚房與照服員能精準依需求製備。營養師亦定期抽查餐點,確保供膳一致性與品質。此外,舉辦多場「飲食質地調整工作坊」,提升照護人員與志工的飲食安全識能。
「銀向新時尚」策略則著重於個別化營養介入與追蹤管理。營養師針對高風險長者進行一對一營養諮詢,記錄餐點攝取量與營養變化,並為不同需求者提供專屬飲食建議;同時設計「預防嗆咳健康識能衛教單張」,加強家屬與照護者的營養教育,使營養照護落實於日常生活。
此計畫實施後,長輩營養不良風險從30.2%降至10.7%,改善率達64.6%;熱量與蛋白質攝取增加10%以上的比例,分別提升至81.3%與62.5%;飲食質地適切達成率從0%提升至100%,嗆咳發生率亦明顯下降。長輩用餐滿意度達90%以上,顯示整體照護品質大幅提升。
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室將專業延伸至社區,展現醫療團隊關懷長輩生活品質的實際行動。此計畫不僅改善長者的營養攝取與進食安全,更建立起跨部門合作的社區營養照護模式,未來將持續推廣至更多據點,讓長輩能「吃得下、吃得好、吃得安心」,邁向健康老化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