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有價值的餐盤!六大營養盡收「均衡餐盤」

營養室 / 尤偉銘 專員

 「均衡餐盤」的原創概念來自於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以下簡稱國健署)「我的餐盤」。2018年5月首度公布「我的餐盤聰明吃,營養跟著來」的口號,為落實均衡飲食,國健署依照「每日飲食指南」,將每日應攝取的六大類食物: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堅果種子等,依每日應攝取的份量轉換成體積,並以餐盤之圖像呈現各類別之比例,同時提出口訣,讓民眾容易落實於每一餐,民眾只要跟著口訣做,即可餐餐吃好又吃飽,營養跟著來,並鼓勵家人一起將「我的餐盤」落實於日常,讓滿滿的營養做為家庭幸福最穩固的後盾。

多數銀髮族營養不均衡

  「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六大口訣是實體化「均衡餐盤」的重要依據: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讓民眾依比例攝取,並選擇在地、原態、多樣化的食物,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滿足營養需求,不論在家備餐,還是在外用餐,按照口訣夾取適當的食物比例,就可以攝取到充足又均衡營養的一餐。
  • 每天早晚一杯奶
    每天早晚各喝一杯240毫升的乳品,攝取足夠的乳品可以增進鈣質攝取,保持骨質健康,或於餐中以乳品入菜或食用起士、無糖優酪乳等方式,增加乳品類食物之攝取。
  • 每餐水果拳頭大
    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切塊水果則約半碗~1碗。1天應至少攝取2份,並選擇在地、當季、多樣化的水果。
  • 菜比水果多一點
    青菜攝取量應足夠,體積需比水果多,並選擇當季蔬菜,深色蔬菜需達1/3以上(包括深綠和黃橙紅色)。
  • 飯跟蔬菜一樣多
    全穀雜糧類之份量約與蔬菜量相同,且儘量以「維持原態」之全穀雜糧為主,或至少應有1/3為未精製全穀雜糧,例如糙米、南瓜、地瓜、甘藷、全麥製品、燕麥、玉米等。
  • 豆魚蛋肉一掌心
    蛋白質食物1掌心約可提供豆魚蛋肉類1.5~2份,為避免同時吃入過量不利健康的飽和脂肪,選擇這類食物之優先順序應為豆類>魚類與海鮮>蛋類>禽肉、畜肉,且應避免加工肉品。
  • 堅果種子一茶匙
    每天應攝取1份堅果種子類,1份堅果種子約1湯匙量(約杏仁果5粒、花生10粒、腰果5粒),民眾可於一天內固定時間吃足1湯匙量,或分配於3餐,每餐1茶匙量(1湯匙=3茶匙)。


有健康概念的餐盤

  每個家庭都有碗跟盤子,一般都拿來裝飯、裝菜,卻沒有賦予營養均衡的概念,既然每個家庭都一定會用到盤子,如果盤子又具有營養均衡概念,那就是一舉兩得非常棒的想法!而國健署推廣「我的餐盤」就是家庭最棒的盤子,於是「均衡餐盤」實體化應運而生。從平面到立體,為了格子間隔、大小長寬與深度測試、100%圓角取食清洗測試、食物的重量與份量測試、木器食用漆層數測試、食用後的儲存及防霉測試、木料材質挑選,損耗太多料件與經費,所有設計都是為了符合一餐的熱量區間500~800大卡及各類食物的份量,設計開發過程中著實吃了很多苦頭,實體化的「均衡餐盤」終於在2020年6月正式問世。

常見飲食問題

  對營養師而言,每餐做到均衡營養是輕鬆容易;對民眾來說卻是傷透腦筋!在此分享四個日常生活常見到的飲食問題:
  • 飯吃太多、水果吃太多容易血糖高;魚、肉、蛋吃太多又容易血脂高。
  • 很喜歡吃炒麵、炒飯、水餃,衛教時營養師教的份量全忘光,回診的抽血報告都是紅字。
  • 媽媽總是準備一盤盤的美食在桌上,應該要吃多少才不會過量?
  • 家中長輩有慢性疾病,雖然營養師教過什麼食物要吃多少份量,但長輩都是一個碗從頭吃到尾,不是過量就是不均衡,病情越來越嚴重。

  而這些飲食問題使用均衡餐盤都能獲得改善,民眾就不用傷腦筋要怎麼吃,只需要簡單按照均衡餐盤的格子比例,放入喜愛的各種美味食物,即是均衡飲食,民眾可以簡單上手,讓均衡飲食進入家庭與日常生活中,讓胖的人吃了會變瘦、瘦的人吃了會變壯。

不同年齡段的飲食習慣,呈現出不一樣的身體狀態,營養均衡反而更顯年輕。


均衡餐盤五大特色

  • 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
  • 可靈活運用於飲食模式(高蛋白、低醣)控制慢性病
  • 食物分格,乾淨舒適,細細品嚐不同滋味
  • 木製時尚具有保溫與溫暖風韻
  • 100%圓角設計、容易取食、好清潔、不卡垢

  這五大特色非常適合用於慢性病控制、增肌減脂、社區營養教育推廣、醫院飲食衛教、民眾均衡配餐學習、健康廚房質感餐盤等。均衡餐盤取得新型M602380號與設計D209568號專利證書,同時為了保證均衡餐盤的使用安全性,經過存放半年的儲藏性試驗(室溫通風良好環境)、100次的食用測試與100次的清洗測試,證實不會發霉;而廠商提供SGS無重金屬、無發霉檢驗報告,更保證均衡餐盤的使用性與安全性。

★訂購Health Eat 均衡餐盤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