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內科主任 / 沈資益 醫師
「肺復原」是針對因肺部疾病造成部分肺功能喪失或退化,所進行的復原性治療,必須先詳細評估病情後,依據病人個別狀況,擬定全面性介入療法,包括運動訓練、衛教與健康行為促進等。目的在延緩肺功能退化,或使殘餘肺功能發揮最大效益,以改善呼吸困難症狀;同時藉改善肺部疾病,緩解病人的生理與心理狀況,促進病人能長期堅持有益健康的行為。圖片來源 / freepik
擬定個別化復原課程
肺復原的主要目標是減輕呼吸困難症狀,特別是日常活動就會喘的症狀,以提高運動能力及促進自主能力,增加日常社交活動的參與、提高生活品質和情感的調適,以及促成長期有益健康的生活習慣改變。而肺復原也是肺阻塞整體治療的重要一環。肺復原治療會根據評估結果(包括疾病嚴重程度、複雜性與共存疾病),視病人的個別需要,擬定專屬的復原課程。肺復原可在疾病的任何階段啟動,許多研究顯示,不論是疾病穩定期、病情急性惡化期間或急性惡化後開始,在疾病每個階段開始接受肺復原都能看到好處。(如下表)
肺復原的益處 | |
減少住院 | 改善日常生活活動功能 |
降低非預期性醫療照護需求 | 改善情緒 |
改善運動能力 | 促進自我勝任能力及知識 |
降低喘促的症狀 | 促進醫病合作,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
改善四肢肌肉強度及耐力 | 可增加日常體能活動程度 |
改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 |
哪一類病人適合做肺復原治療?
其實只要沒有禁忌症,每一個肺部疾病的病人都適合做肺復原,尤其是下列疾病的病人成效更明顯:- 肺阻塞:90%為抽菸引起。
- 支氣管擴張症
- 間質性肺疾病
- 肺纖維化
- 胸廓疾病駝背及脊柱側彎
- 僵直性脊椎炎
- 肺癌
- 肺高壓
- 胸腔及腹部手術前後
- 肥胖相關肺病
哪一類病人不適合做肺復原治療?
肺復原的絕對禁忌症包括:最近3個月內的心肌梗塞或不穩定性心絞痛;相對禁忌症則包括:難以控制的心律不整、低血壓,休息時收縮壓>180mmHg或舒張壓>100mmHg、每分鐘心跳速率>120 或 <50次、在未使用氧氣情況下血氧飽和度< 88%。此外,若病人有呼吸道傳染疾病(例如:開放性肺結核、COVID-19、流感等),在尚未控制前,不適合執行肺復原計畫;若合併有骨骼肌肉問題、腦中風、長期臥床且活動不便,則肺復原治療的效果有限;若有認知功能障礙或是精神疾病,也不適合執行肺復原。肺復原運動強化心肺功能
肺部復原運動的執行,通常由醫師依據病人情況開立「個人化運動處方箋」。原則上建議每週一至二次,每次60至90分鐘,整個療程至少二至三個月。療程進行時會有呼吸治療師從旁協助,並有血氧心跳儀器隨時監測,療程進行中病人可隨時回診,由胸腔科醫師持續評估。肺部復原運動的內容一般有:呼吸運動、暖身運動、有氧運動、緩和運動、咳痰訓練等。運動時主要使用身體大肌肉群,持續做有節奏的運動,目的是強化心肺循環功能,增加全身性的耐力。
肺部復原的治療項目包括哪些?
- 痰液清除治療
運用姿位引流床配合擺位、高頻震盪拍痰機、高流量濕氣治療、咳嗽肌強化訓練器(愛必佳、ECHO吐氣訓練器) 等協助清除深部痰液及降低肺部感染。 - 肺擴張治療
運用非侵襲性正壓、負壓呼吸器,藉著壓力改變,使空氣或氧氣藉由壓力差進入肺部,提供肺部擴張及換氣,擴張塌陷肺泡,提升氧氣交換及二氧化碳排除,使呼吸肌得到放鬆及休息。 - 呼吸肌肉強度與耐力訓練
包括:上下肢、腹部、胸部大肌群及呼吸肌肌力與耐力訓練,降低肌肉無效耗氧量、改善呼吸急促。 - 呼吸技巧訓練
運用不同的呼吸技巧、放鬆技巧與姿勢,來改善呼吸困難的症狀、特別是運動時如何與呼吸搭配,能減輕運動喘的困擾、有效咳痰法。
呼吸復原運動好處多
運動前的準備包括:穿著寬鬆舒適衣物、舒服適合步行運動的鞋子;可攜帶平日所用的助行器;並可於運動前1小時吃些輕食。 至於運動時的注意事項則有:平日服用的藥物仍應正常使用;運動量、時間、次數可慢慢增加;運動時要依照醫師指定,將氧氣調到適合的流量;運動過程中如果有頭暈、心跳加速、氣喘、發紺等現象,必須立刻停止。一般而言,慢性肺疾病的病人進行呼吸復原運動,有以下幾點好處:
- 改善無效的呼吸方式,增加肺部氣體交換功能,控制呼吸困難情形。
- 做呼吸訓練,能使肺部氣體排空,減少氣管的阻力。
- 放鬆肌肉,減輕焦慮感。
- 增加活動耐力。
健保給付減輕民眾負擔
也許你會想「肺復健項目這麼多,我要如何選擇?」「這些健保都有給付嗎?」其實每個病患的病況不同,需要的治療項目也不同,這些都需要經過胸腔內科醫師診斷評估,來決定治療項目,再由復原治療師共同執行治療,而治療成效會隨時反映給醫師,必要時會再調整治療項目。而這些治療項目,除了少數自購耗材外,都是健保每個月給付一次的,民眾只需健保部分負擔,以及每個月回門診一次來調整處方就可以了。在台灣約有64萬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每年有將近5千至6千人因肺阻塞而死亡。臨床上除了透過藥物控制外,也可透過肺復原治療來穩定病情。肺復原一般建議6-12週,至少12次以上持續肺復原會到達較佳的效果,此外中重度肺阻塞患者則需6個月以上肺復原,日常活動度才會出現改善,進而降低患者因急性發作之住院率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