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預防骨質疏鬆 用食療儲存骨本

營養室 / 胡慈恩、尤偉銘 營養師

  骨頭在身體所扮演的角色,就像房子的鋼筋,負責穩固身體行走、運動及站立支撐,健康的骨質呈現密度高、孔洞小的特質,如果骨質因流失而出現密度低、空隙大的狀況,就如同偷工減料的鋼筋,容易受到外力而坍塌,也就是常見的骨折及骨裂,將使我們一蹶不振,復健之路也會變得更加艱難。


  目前最常見的骨密度診斷機器為中軸型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DEXA),透過測量身體的腰椎或髖骨得到T值,根據T值的數值變化,就可以了解骨質現況。民眾平常若沒有到醫院做詳細的骨質檢查,也可以留意一下近期是否有駝背、身高變矮超過4公分以上、下背時常感到疼痛等問題,也許就是身體發出骨質疏鬆的警訊了!

骨質疏鬆在臨床上的診斷標準:


骨鬆危機的兩大族群-老人及女性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骨質疏鬆的比例已增加至14.1%,代表著每7人之中,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的風險,而且女性發生比例高於男性(女性17.4%、男性10.4%),因為女性在懷孕、分娩、哺乳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鈣質流失的情況,尤其停經後失去雌激素的保護,骨質密度更如同雲霄飛車直線下滑。

  對於骨鬆患者來說,一個稀鬆平常的動作便是很大的挑戰,一不小心跌倒可能就會發生骨折或骨裂,嚴重的甚至會發生失能,因此民眾要好好重視骨質疏鬆的嚴重性,也應隨時掌握家人的骨質狀況。

日常營養儲存骨本

想要從日常生活中為自己的骨本充值加分,首先需要認識維持骨骼健康的關鍵角色─礦物質鈣、鎂及維生素D的每日需要量及食物攝取來源。
  • 最關鍵礦物質─鈣
    人體中有成骨細胞及蝕骨細胞相互調節,以供應身體細胞所需,鈣質是維持骨質生長的重要角色,讓骨骼得以維持健康,避免骨質疏鬆的現象發生。根據2022年「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19歲以上國人每日攝取1000毫克的鈣質。常見富含鈣的食物有牛奶、乳製品、小魚乾、黑芝麻、莧菜、板豆腐、豆干等。 而在一項2021年隨機對照試驗中,給予安養機構的長輩高鈣飲食,相較於一般飲食的長輩,骨折風險降低至33%,髖部骨折風險降低46%,跌倒機率降為11%,代表透過高鈣飲食的介入,可以有效降低長輩骨質疏鬆的相關危險現象。
  • 最強輔助─維生素D
    維生素D可說是「最強輔助」,不但可以促進補充的鈣質加強吸收,達到骨骼生長的最大化,還能抑制蝕骨細胞侵蝕我們的骨質,達到骨質保健的作用。平時有空可以趁下午2-3點太陽沒有那麼刺眼的時候,到戶外走動、曬曬太陽,接受天然的生素D,調節骨骼的健康,達到降低骨鬆的機會。
  • 運送鈣質儲存─鎂
    身體一旦缺乏鎂,補充再多的鈣質與維生素D,效果都會打折。鎂可以將鈣質運送到骨骼的各個部位儲存,讓骨頭有良好的生長來源;若減少鎂的運載,再多的鈣質都無法送到對應的骨骼區域,進行良好的利用。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19歲以上男性每日攝取380毫克的鎂,女性每日攝取320毫克的鎂。豐富礦物質鎂的食物主要可透過堅果、全穀類、海鮮及深綠色蔬菜攝取,如杏仁、南瓜籽、糙米、菠菜、蛤蠣等。

預防骨質疏鬆一日建議菜單

早餐 酪梨起司蛋全麥吐司、鮮奶1杯(240毫升)
鮮奶、起司、雞蛋含豐富鈣質,可以維持骨骼健康。
酪梨中含有鈣及鎂,可增加鈣質吸收,讓骨質更加穩健,且酪梨含有omega-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對於心血管疾病也有預防的作用。
全麥土司含有鎂,可加速鈣質的吸收,且全麥製品為未精製的澱粉,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幫助腸道消化,好處多多。
午餐 糙米飯、檸香烤鮭、涼拌海芽、麻香芥藍、花生小魚乾
糙米飯富含鎂及B群,可以協助鈣質吸收。
鮭魚富含維生素D,可強化鈣質吸收且富含omega-3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對抗身體的發炎反應,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海帶芽、芥藍及花生小魚乾除了提升餐點的變化性,也都是富含鈣質的食物。
午點心 芝麻堅果飲
芝麻與堅果主要富含鎂、鋅,可以促進鈣質的吸收與維持骨骼健康。
晚餐 蔾麥飯、義式烤雞腿、毛豆蝦仁、蒜香地瓜葉、客家小炒
蔾麥除有豐富的鈣質,也含有人體必需胺基酸,以補足蛋白質所需,同時也有膳食纖維及B群,對於消化代謝上的助益良多。
毛豆、蝦仁及客家小炒的豆干,都是很好的補鈣來源,也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可以加強骨骼肌肉的保護效果。
地瓜葉被歸類在綠色蔬菜中較多鈣質的蔬菜,可以達到強化骨骼的效果。
※ 胡慈恩營養師提供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