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暨失智醫療講座,協助家屬減輕負擔
2019/06/10

腦中風,是一種突如其來、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嚴重的話會危及身心,甚至會連帶讓家人扛起沉重的照顧負擔;失智症,根據調查,估計2018年全球新增1千萬名失智症患者,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面對主掌人體最重要功能的大腦如果一旦受損,患者該如何和疾病相處?家屬又該如何面對?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於1日上午舉辦腦中風與失智症醫療講座,讓專業的醫療團隊人員和病友與家屬一一解惑,並分享彼此照顧歷程。
聖馬爾定醫院神經內科葉柏延醫師表示,腦部是高度精密組合的區域,主宰肢體的運動協調和語言、思考等認知功能的表達,因此一旦中風後,影響的就不單只有肢體力量而已,依個人狀況不同,會有出現如思考力下降、判斷力下降、記憶變差等情形。失智症則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因為症狀一開始不明顯,很多家屬都以為人老了就變這樣,老頑固講不聽、記性差就隨他去,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
民眾林小姐也表示,當初發現爸爸好像開始偶爾會有記性差的狀況發生,很怕會不會是失智的前兆,於是自己就先上網下載失智症篩檢量表給爸爸測,幸好未達失智標準,讓她稍稍鬆了一口氣。葉柏延表示,「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可用於民眾自我評估、專業人員親自詢問,依照患者過去與現在改變的狀況來回答,而不是以自己目前的平常表現及來回應,藉此讓病患能在極早期就獲得治療與幫助。
為了協助患者與家屬減輕負擔,衛福部也積極推動居家復能服務,聖馬爾定醫院復健科魏建中物理治療師表示,居家復能指的是透過醫療專業人員與居家服務團隊、照顧者共同合作,將訓練融入個案生活中,並順利的適應居家生活,其中也包含環境改造或輔具協助。訓練傾向以功能性為導向如:可以自行穿衣物、起床及如廁、準備餐點、外出購物…等,簡單來說就是讓患者可以回復、維持或學習適當技巧,以便儘可能地執行日常生活活動,讓患者能達到最佳生活品質的狀態。
目前醫療機構的出院準備服務對於院內病患皆有完整的長照居家復能轉介流程,會直接由院方專業人員在患者出院前完成評估作業,並在出院後七天內銜接長照各項服務,不僅個案於出院後能成功的返回家中照顧,也能減輕沉重的家庭照顧壓力;若是一般民眾家中有失能長輩需要服務,也可透過長照管理中心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