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嬤骨折鋼釘復位 術後5天可行走出院
2023/10/23

俗話說:「老人家經不起摔」,老年人跌倒常造成髖部骨折,據統計,髖部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近三成,未經手術治療半年內的死亡率更高達六成。骨折不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但病人因疼痛長期臥床引起其他併發症如褥瘡、肺炎、泌尿道感染、下肢靜脈栓塞甚至敗血症等,才是真正死因,所以又稱老年人的殺手。且根據國健署指出,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位居第二名的正是跌倒。
嘉義一位百歲李奶奶,年初在家不慎被絆倒摔傷,原本家屬想休息幾天即可並未就醫,但因極度疼痛不僅無法下床,連翻身移動都困難,幾天後才到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就醫。經骨科鄭錦昌醫師安排X光檢查發現為右髖骨折,建議接受手術治療,因病患高齡,原本家屬對手術有所顧慮意見分歧,但經鄭醫師仔細身體評估檢查與解釋後,家屬與病患接受手術建議。
手術採用新式微創髓內骨釘復位及骨水泥加強固定術,傷口小於五公分,開刀後第二天就可使用助行器下床走路,如此高齡又手術後恢復迅速,病人與家屬都很驚訝,紛嘆早知如此就應儘速就醫接受手術,平白多痛好幾天。手術後三個月李奶奶即可拿單隻手杖正常行走,恢復跌倒前的所有活動。高齡人瑞手術後恢復迅速,令醫師印象深刻,也打破醫院最高齡開刀紀錄。
聖馬爾定醫院脊椎骨科主任鄭錦昌指出,髖骨骨折對於老年人來說是非常嚴重的病症,因為會造成生活功能喪失,生活品質下降。老年人髖部骨折90%以上是因為跌倒引起,且年紀越大,跌倒及發生骨折的機率越高。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會因肌力衰減、肌肉協調度也下降,導致平衡和步態功能明顯下降,尤其罹患骨質疏鬆的長者,更容易因輕微的跌倒甚至扭傷,進而造成嚴重髖部骨折。
所幸骨折是可以經手術治療而痊癒的,透過正確的復健與照護,都有機會回復到骨折之前的狀態。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老化趨勢,衰弱與失能人口會逐年增加,且老人跌倒嚴重可能會造成長期臥床、行動不便,甚至有併發症風險產生,不僅造成長輩痛苦,連帶家人照顧者的負擔也會加重,不得不多加注意。
通常造成長者跌倒的危險因子除了環境以外,包括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不足、認知及視力障礙等都在內。聖馬爾定醫院慢性病防治中心現有專為65歲以上長者提供「長者量六力」免費評估,針對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情緒)等六大功能,進行專業的檢測,幫助長者發現早衰徵兆,降低失能風險,也歡迎民眾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