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資訊

「你知道,我東西放哪裡了嗎?」預防失智從「存腦本」做起

「睡眠像是一隻鴿子,在人們不注意的時候飛至手上停留;但,要是試圖抓住牠的話,鴿子便飛走了。」(ViktorE.Frankl,1965,P.253) 突然想起這句話,但其實不是要講睡眠,我想說的是記憶。如果將這句話的「睡眠」替換成「記憶」的話,便是很多人經常有的經驗。 你曾不曾「想要找某件東西時,著急地一直找不到,但在放棄不去理它後,卻又在不經意間發現它的蹤影?」 遇到某位久沒見面的朋友,一時間叫不出他的名字,只能尷尬地打招呼說:『嗨~你好啊!』,然後待心情平穩、過段時間之後,才漸漸回想起他的名字?」 當然,你不會因此就覺得自己是得失智症了。但,若這些遺忘發生的次數變多了呢?如果東西無論如何就是找不到呢?朋友的名字經提示還是想不起來呢?或甚至以為他是陌生人,後來忘記跟他曾見過面呢? 圖片來源/pixabay 相互信賴的醫病關係 你曾不曾有過以下這些擔心呢? 「我媽得了失智症,我會不會也得了失智症?」 「爸爸最近經常忘東忘西,會不會愈忘愈多?」 「我忘記早餐吃了什麼?剛剛誰在路上跟我打招呼?」 「好擔心自己得了失智症,甚至連晚上都睡不著。」 「會不會哪一天我會忘記我是誰?忘記身邊親近的人?」 「媽媽平常都有吃安眠藥的習慣,會不會容易得失智症啊?」 在醫院工作的日子裡,經常重複聽到這些問題,我也總是提醒自己要好好「傾聽」,因為希望被傾聽的人很多,家屬也是如此。看著走進來的本人或是家屬焦急的表情,對照得到釐清或結果與解釋後,走出衡鑑室的神情稍有平復的樣子,我也能感到些許安慰。許多人害怕失智症會毫無預兆地來襲,比起絕望地想著失智症沒有恢復的可能,或許應該先釐清失智症的徵兆是什麼,而給予適當的應對,提高改善的可能性,或是早一步做預防,鍛鍊我們的大腦。 健忘與失智的區別 現在要記的事情多了,若是認知資源不夠或注意力不足時,本就容易忘記事情,一旦上了年紀,無論是誰,「忘記」的事情都會變多,但若是「只要一點提示就可回憶起的話,可能便是老化引起的健忘」。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忘記瑣事,自身仍然具有問題或情境的判斷力與思考力,不會喪失基本的時間概念。但如果是「直接忘記過往經驗」,像是忘記已吃過早餐,忘記路上遇過熟人等,就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就算「有提示也想不起來,完全不覺得自己忘記了」,或是說「不記得」。一開始是忘記最近的小事,漸漸地失去對時間、季節的感覺,連身邊的人也慢慢認不得,也會對日常生活帶來影響。 如果是獨居的高齡老人,可能會將忘記事情當成老化的現象,或是根本不記得有「遺忘」,無法覺察自身的變化。尤其是在失智症初期仍保有理性、社交能力與部分學習能力,可以掩飾自己的失常,連偶爾見面的家人也沒有發覺是很常見的;但若是與家人同住的話,家屬通常可留意到患者反常的言行出現與頻率增加,失智症患者本人可能不會發現,家人可能會感到懷疑,但若是發現家裡長輩反常的行為,與老化引起健忘有些不同時,可能要視為失智症的症狀,須盡早就醫作進一步的檢查與評估。 早期診斷,就可掌握延緩或治療失智症的黃金時機。許多人都認為失智症治不好、不可逆而延誤就醫時機,但如同其他疾病,只要盡早發現,接受適當治療,失智症狀仍有可能會好轉,更何況有時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暫時性的失智症狀。早期治療不僅可以延緩症狀惡化,也可延長必須給予患者照護的時間,也能讓家屬有充分時間盡早做好心理準備,預先規劃好照護的環境。 中年開始要存腦本 除了注意家人或自己是否有失智的徵兆外,也可藉由留意飲食、生活習慣與培養知性、社交性活動的興趣,都有助於訓練大腦,預防失智症,也就是所謂的「存腦本」。 我們無法永遠健康、長生不老,但卻有機會可以延緩老化。許多研究都顯示,人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可以改變大腦結構,而中年過後是分水嶺,存夠「腦本(brainreserve)」或認知存款(cognitivereserve)就不怕早早衰退;一旦你的大腦神經退化到某種程度且「腦本」少的時候,失智症就會發病。 「腦本」也是「老本」之一。要耳聰目明到老,決定於你如何對待大腦。 有些人在退休前一切功能正常,卻在退休後迅速退化。這其實與你日常生活的多樣性與活動程度有關。研究指出,喜歡遊戲、運動與人際關係佳的人,不但較能適應老年生活,得老年失智症的風險也降低;對正常人或輕度認知損傷的人來說,「生活方式」對認知功能的減退程度影響最大。有許多老人家一輩子辛勞,等到晚年享清福時,卻沒有任何興趣,也沒有運動習慣,總是長時間在家看電視,「這樣的生活方式可能會讓人退化得更快」。 要趁早養成習慣,存夠「腦本」 運動:要強健大腦最有效的方式是「運動」,尤其是定時定量的運動對神經增生的效果最顯著。不過單純只有散步的話,效果不如快走30分鐘好,會讓人心跳加速、有點喘、有點強度的運動為佳,而且運動習慣愈早養成愈好。 社交互動:多跟人互動、參與活動是可以抗老化的,舉凡打牌、下棋、旅行、參加同學會、當志工、加入公益社團、參與社區或宗教活動都可以。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有助於增加大腦血流量,降低老年失智的風險。 放鬆、維持情緒穩定:長期處在負面情緒(如憂鬱、悲傷或焦慮)下,對認知功能是有不良影響的;研究亦發現,幸福感與認知功能的退化有關,高幸福感的長輩,其認知退化的可能性較低。要提升腦力,並不是一直操練它,也要放鬆、降低焦慮,像是靜坐可改善專注力、記憶力和資訊處理速度,或是找出屬於自己的正向經驗活動,幫助自己調節情緒。 養成「動腦」習慣: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可降低認知損傷的風險。大腦並不會到哪個年齡就無法學習、只退不進,它的神經仍可再生。若能對新事物保持好奇心、多閱讀報章雜誌、進行寫作、打麻將/桌遊、規劃旅遊等,便可增強腦神經細胞間的神經連結,擴大認知功能的存款。 存「腦本」的秘訣就是「做擅長、喜歡的事」 但在此之前,絕對別先入為主地想:「我什麼都學不會」、「那是你的東西我沒興趣」、「跟人聊天很困難」;其實只要踏出第一步,困難一定不如自己想像的可怕,而且能自己做的事就不需別人代勞,這也是學習。當我們可以對事物保持好奇心,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擅長、喜歡的事,做得開心很重要! 從今天起,開始重新檢視你的生活吧!將會讓認知功能降低的不良習慣改掉。了解正確資訊,做足準備,就不會過於擔心自己或家人萬一得了失智症,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你知道只要盡早接受適當的治療,是可以緩和症狀的,也知道該如何進行照護,不會因照顧患者弄得自己身心俱疲。

「其實,我們只是太愛對方!」親子關係中「不能說的秘密」

阿士永遠記得那晚。 那是一個寒冬的夜,媽媽裹著毛披肩,輕啜一口熱茶,蒸騰的熱氣爬上鏡片,阿士看著媽媽鏡片上的白霧逐漸轉淡,終於看清了她帶著歲月痕跡的雙眼,有時慈祥、有時銳利,然而阿士最深沈的恐懼,是從媽媽的雙眼中,看到淚水落下。 圖片來源/pixabay 「可是不能不說了!」阿士在心裡這樣想著:「決定了,就告訴媽媽吧!」阿士一屁股坐下,把自己整個人擠到媽媽身邊,像小貓般的取暖撒嬌,媽媽苦笑著「都幾歲了還賴在我身上,你可是大男孩了喔!」阿士不敢出聲,深怕下一秒就永遠破壞了此刻的溫馨。 二人就這麼沈默依偎著,阿士就快要失去說真話的勇氣了。媽媽的聲音劃破空氣:「你怎麼啦?很久沒這樣撒嬌了耶!」阿士深吸一口氣,坐直了身體,卻始終低著頭不敢接觸媽媽的視線。 「媽,我…想跟妳說…」阿士從喉頭擠出了虛弱的聲音,媽媽感覺到氣氛異樣,跟著緊繃了起來:「嗯?說什麼?」阿士的頭更低了,雙手絞在一起,深深、深深的吸了口氣:「我…其實喜歡男生…我是同性戀…」語畢,阿士的眼淚順著臉頰留下,卻不敢再發出任何聲響,空氣凝結了,只剩下眼淚鹹鹹的氣味飄散。 「嗚…」阿士聞聲抬頭,發現先哭出聲音的是媽媽,看著媽媽止不住的淚水,鏡片又起霧了,阿士終於忍不住的大哭出來:「對不起、對不起…我讓媽媽傷心了…我真的很糟糕…對不起…」阿士已泣不成聲,眼淚不停落在用力捏緊到發白的指節上。 「不!」媽媽的聲音穩而堅定,阿士感覺有雙柔軟的手扶上自己的肩膀,媽媽一邊落著淚,一邊清晰而緩慢的說著:「媽媽哭,不是因為覺得你很糟糕。」阿士聞言,緩緩抬頭看向媽媽,「媽媽哭,是因為心疼你,選了一條這麼難走的路。」語畢,兩人抱頭痛哭。 媽媽的鏡片和阿士的鏡片都白霧一片,看不清對方的樣子,卻打從心底感到與對方前所未有的靠近,空氣中有眼淚的鹹味,更有著屬於愛的溫度流竄其中,鑽進身體、鑽進心裡,長成勇氣與更多、更多的愛。 這是阿士的出櫃故事,一個將「秘密」分享給重要他人的故事。說出「秘密」的那一秒鐘,凝結成阿士與媽媽此生永遠不會忘記的畫面,那畫面裡有傷感、有驚恐、有自責、有愧疚,也有母子之間最深刻的情感牽絆與連結;更重要的是,有孩子對母親的疼惜以及母親對孩子的無條件包容。然而,卻不是每對親子之間都能如此處理「秘密」,究竟「秘密」在親子關係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親子關係中的「秘密」猶如一道牆 「秘密」,象徵著獨有與私密性,隨著年齡漸長,孩子將體驗逐漸從原生家庭脫離、獨立的歷程,同時也可能經歷「需要保有秘密」或「被迫隱藏秘密」的經驗。 依據艾瑞克森(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DevelopmentalTheory)指出,個體在青少年期至青春期(12~18歲)間,其主要任務是自我認同與統整,孩子會在此時期逐漸探索與了解自我的概念,包含自我認同、性別/性傾向認同、個性、價值觀與未來自我追尋的方向等,亦會開始認識到自己之於原生家庭以外的獨立及獨特性所在。 於此時期,孩子可能因著整合自我的需求而衍生「需要保有秘密」的需求,這時的「秘密」是孩子主動選擇想保有的個人空間,這道秘密之牆,將孩子的自我與他人逐漸區分開來,得以藉此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同異處,並且學習互相給予尊重、包容;此時秘密之牆的區隔,有助於孩子度過統整自我這段辛苦又徬徨的時期。 然而,「被迫隱藏秘密」卻全然不同,當孩子有秘密想分享卻被迫隱藏時,代表其清楚了解自身認同與重要他人(通常為雙親)的認同兩相違背,說出秘密可能造成關係破裂的後果,這道秘密之牆,來自於孩子想像中的不被接受,害怕不被接受便築起高牆,隔絕了可能的傷害,當然同時隔絕了關心及溝通,更有可能因此而難以形成健康與整合的自我認同,終其一生在羞愧、自責、矛盾與自我厭棄的迴圈中無可自拔。 藏著「秘密」的孩子,渴望獨立、渴望被理解卻戒慎恐懼 被迫隱藏「秘密」的孩子,可能有各種樣貌。開始知道自己是同志卻不敢告訴家人、有了自己的志向卻與父母期待背道而馳、交了男/女朋友擔心被責罵、行為舉止/個性志趣不符合長輩期待、看事情的價值觀有所不同卻被噤聲等。在尋覓自我的路途上,其實每個孩子都需要有人分享、有人陪伴與理解,然而也許因為過去負向經驗的累積,孩子學到原來「分享自己」的後果不見得是美好的,自己的想法不見得會被認可、自己的選擇常常不被尊重,甚至自己本來存在的樣子亦可能被視為壞的、噁心的、不該存在的。 在這樣的衝突下,孩子本來想分享的自己,被迫壓抑在心裡成為「秘密」,這些秘密幫助孩子維持表面的和平,表面上努力成為父母心中理想的樣子,卻同時於內在不斷吞噬那些想要獨立與被理解的渴望。前文中的阿士便是經歷了數年「發現自身性傾向→擔心不被接受而羞愧、自厭→想改變性向卻無法改變→更加厭惡自己」的循環,當阿士的性傾向認同逐步更明朗後,心中最深最深的渴望,無非就是希望最親密的家人能夠理解並且包容自己,然而卻總會因為擔心他人知曉秘密的反應而長期處於「戒慎恐懼、如履薄冰」的狀態,久而久之,與家人之間的愛,也被這道秘密之牆給隔得好遠、好遠。 隔在「秘密」外的家長,渴望靠近而滿懷憂慮 那麼被隔在「秘密」外的家長們呢?在孩子成長的路途上,身為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我們總是竭盡自身所有力氣想給他/她所有;孩子冷,我們第一個遞上外套;孩子餓,我們馬上準備好料;孩子是否功成名就,我們比誰都焦慮;孩子出門在外,我們比誰都更擔驚受怕;最害怕孩子未來沒能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所以我們竭盡所能在現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嘗試提供我們認為最好、最適當的一切,以為其構築美好的未來。 然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家長會發現自己的付出並不總是被珍惜、自己給的建議並不總是被接納,甚至,傷心的覺察到孩子的「秘密」越來越多了,家長想進入孩子的心卻不得其門而入,想了解「秘密」卻無從知曉,焦慮之下採取的應對方式可能導致親子之間的衝突更加升高。滿懷憂慮而憂心忡忡的家長,其實最深的渴望就是靠近並理解孩子,但卻常常被留在原地,看著孩子帶著「秘密」越走越遠。 其實,我們都只是太愛對方 藏著「秘密」的孩子們,其實你並不糟糕,你的秘密是屬於你人格的一部份,無須因此感到羞愧或自責。說謊或隱瞞,只因為你和阿士一樣,太害怕看到媽媽的淚水而不敢誠實;只因為你和阿士一樣,對媽媽有數不盡的愛與牽絆,所以更捨不得冒險讓她傷心;這份愛彌足珍貴,請千萬別讓「秘密」帶來的羞愧感掩蓋住這份愛,慢慢嘗試、慢慢摸索,你一定能和阿士一樣,找到你自己與父母連結的道路。 隔在「秘密」外的家長們,其實你並非想百分之百控制孩子,孩子的秘密讓你憂心難耐,擔心他們踏錯任何一步,所以才想更加靠近,只因為你和阿士媽媽一樣,哭泣不是因為對孩子失望,而是因為你是那麼心疼孩子去選擇任何一條「難走的路」;只因為你和阿士媽媽一樣,對孩子有深似海的愛與牽絆,最深、最深的心願就是看到孩子平順、開心、幸福;這份愛彌足珍貴,請千萬別為了知曉或控制「秘密」而掩蓋住這份愛,你和孩子連結的道路一輩子都斷不開,我們只需要重新找回連接的入口,再次相會。 用愛說話、從「心」溝通 層層撥開所有害怕、焦慮、憤怒、羞愧、自責的種種情緒,其實,我們都只是太愛對方。邀請所有的讀者們,從今天起,試著從自己開始,和你愛的人好好坐下來,說一段真心話吧!說說你最愛對方哪一點?最感謝什麼事?哪時有從未說過的抱歉?哪時又有好多委屈?有哪些將兩人隔開的「秘密」?又有哪些內心最真實的渴望? 身為孩子,最渴望的可能是家長無條件的包容、尊重與愛;身為家長,最渴望的也許是被孩子依靠、與孩子真實連結及靠近;覺察自己內在真正的需求後,撥掉那些傷人的話語及情緒,再和緩、真心的說出需求,我們便能更看清楚對方的樣子,即便和阿士和媽媽一樣鏡片起霧了,也能感受到兩人真實的靠近著。 所有的關係都必須用愛連結,讓我們一起試著用愛說話、從「心」溝通,好嗎?

不舒服偏偏找不到病因 可能是「焦慮症」或「恐慌症」作祟!

45歲的林太太,過去並沒有什麼身體疾病,但是這一、兩個月來,總是覺得早上起來以後胸口悶悶的,偶爾還會有心悸的症狀,但是因為做生意忙碌,總是默默忍耐。 直到有一天傍晚,突然覺得自己胸悶得厲害,心跳得好快,甚至都喘不過氣來,當下還以為自己快沒命了,被家人送到急診,打了針才慢慢平靜下來;只是不管在急診的抽血報告,或是後來轉介到內科做的心肺相關檢查,都沒有找到任何病因。 最後經由內科醫師轉介到精神科之後,接受抗焦慮藥物治療,以及放鬆技巧的訓練,就沒有再發生類似的不舒服了。 圖片來源/pixabay 焦慮性疾患 上述的症狀其實就是典型的焦慮症及恐慌症的表現,病患往往苦於諸多身體不適而四處求醫,嚴重時還送急診,檢查卻沒有什麼發現。病患不但沒有因為檢查正常而放下心來,更因為明明這麼不舒服,竟然找不到原因而越來越苦惱,甚至可能讓症狀更加重,直到透過有經驗的內科醫師轉介以及精神科醫師的處理,才知道原來是焦慮在作祟! 壓力與焦慮 焦慮與壓力相關,生活在文明社會,壓力幾乎必不可免,就像是生活的背景一樣,也因此許多人背負著壓力而不自覺,直到身體發出了警訊,才驚慌失措。 那麼,壓力是如何引發焦慮的呢?當我們面對壓力事件,大腦裡面情緒的「杏仁核」會活化,讓人產生負面的感受,便會感受到焦慮甚至恐懼的情緒。而杏仁核的訊號一方面會刺激皮質醇,也就是所謂「壓力荷爾蒙」的過度分泌,造成血壓升高、胃潰瘍、免疫力下降等問題;另一方面也會傳遞訊號,引起自律神經的過度活化,造成各種身體的不適,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可以算是我們身體健康管理的警示系統之一,包含交感神經以及副交感系統兩者,交感神經負責讓人進入戰備狀態,使得警覺性提高,心跳加快、血糖增加等;副交感神經則是負責讓人進入休養狀態,讓人放鬆,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兩者互為拮抗,互相平衡。 當我們面對壓力、焦慮來襲,交感神經會過度活化,產生心悸、胸悶、冒汗、肌肉緊繃等不適;而後為了調節,往往又出現副交感神經過度旺盛的狀況,產生疲倦、昏沉的症狀,原本平衡的狀態被打破,也就是所謂的「失調」。所以,自律神經失調其實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狀態,是焦慮症的一種表現,也就是說,背後的焦慮才是需要治療的根源! ※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的身體不適 部位 症狀 心血管 胸悶、心悸 肺部 喘不過氣,覺得快窒息 腸胃 腹瀉、腹脹、便祕、消化不良 四肢 手麻腳麻、無力感 頭部 頭暈、頭痛 泌尿道 頻尿、性功能減退 骨骼肌肉 痠痛、顳顎關節痛 焦慮症的治療 一般而言,焦慮、恐慌的治療可以分為三個方向: 一、藥物治療 如血清素回收抑制劑之類的抗焦慮、抗憂鬱藥物,是目前第一線用來治療焦慮症的選擇,由於副作用通常並不明顯,是很安全的藥物,但通常需要2~4周的時間以發揮效果,所以需要有一些耐心,規則用藥,才能慢慢擺脫症狀。 若是焦慮症狀嚴重,影響到日常的生活,也可以搭配輕度的鎮靜類藥物,或是助眠藥物,在遵從醫師醫囑的狀況下,並不需要太過擔心成癮的風險;另外,針對恐慌症的病人,也可以帶著備用的口服鎮靜劑,當發作之時,可以快速放鬆下來。 二、非藥物治療 專業的心理治療,可以提供各種放鬆技巧的訓練,有些是利用如生理回饋儀的機器;有些則是在家裡自己就可以操作的小技巧,例如「腹式呼吸」: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通常是躺著,將手置於腹部,專注呼吸,吸氣時要感受到腹部漸漸凸起,呼氣時則漸漸下降,吸氣與呼氣約略一比二的時間比例,重點是慢慢地吐氣,不疾不徐,反覆練習,是一個很簡單卻有用的技巧。 除此之外,認知行為治療也可以協助偵測你的自動化、災難化的悲觀思考模式,並逐步改變它們,不但能減少焦慮,對於行事、人際關係也常有幫助。 三、生活的調整 適度的運動習慣、規律的生活作息、每天都留下一些屬於自己的放鬆時間,做一些讓自己能夠放鬆的嗜好或娛樂,這些生活上的細節養成,其實跟醫療一樣重要,細水長流,才能夠讓自己對抗焦慮的能力越來越強! 在現今步調越來越快的社會中生活,壓力已經成為一種日常,其實壓力並不完全是壞事,在適度的壓力之下,可以激發人的動力、潛能,更能追求進步;然而,在承受著壓力的同時,當你的身體發出了一些求助的訊息,讓你感到不適,別忘了要尋求協助,狀況好了,再出發。 希望大家都可以成為自己身體、情緒的最佳管理者! 劉威廷醫師精神科醫師 主治項目:神經衰弱、失眠、頭痛、焦慮、緊張、強迫症、恐慌症等精神官能症、思覺失調症、憂鬱症、躁鬱症、妄想症 我要掛號

「同性戀」其實不是病!難以接受的負面情緒才是關鍵

記得那是一個冬日的下午,快黃昏了,我的門診走進一對母子,母親是一位瘦小、焦慮的中年婦女,兒子是一個消瘦的大男孩,掛號的患者是兒子,我請他們坐下,詢問他們來看診的原因是什麼? 兒子跟母親對望了一眼,有點尷尬、有點難以啟齒,沉默了一下子之後,媽媽終於鼓起勇氣告訴我,他們今天來診間的理由。 圖片來源/pixabay 兒子有男友 「醫師,請你務必幫幫我們!」媽媽說。我聽得出來她正努力壓抑強烈的情緒,「我孩子他…他…」,我專注地傾聽她的話。「我的兒子是同性戀」,媽媽終於說了出來,「求你救救他」。 我看了一下那位兒子,他表情淡然、無奈,甚至讓人覺得很疏離,跟媽媽痛苦焦慮的表情形成強烈的對比。 後來詢問了兩位當事人,才知道原來最近兒子跟男同學談戀愛,意外被家人發現了。長輩驚訝、憤怒、痛心且自責,他們決心介入,強迫兒子斷了感情,幫孩子轉學,並且展開對孩子生活嚴密的監視。兒子的姊姊比較能理解,勸爸媽接受,但父母親無論如何就是無法接受,這回也是媽媽硬逼著孩子來門診,希望醫師能幫忙他們矯正孩子的性傾向,讓孩子回復成正常人,媽媽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病。 我請媽媽暫時在診間外等待,讓我單獨跟兒子會談,媽媽一出去,兒子那不自然的漠然就消失了。兒子告訴我,他被嚇到了,他沒想到父母親的反應會這麼激烈,母親甚至以死相逼,所以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父母親安排的一切。他心中當然有很多負面情緒,難過、自責、憤怒,可是他什麼都不想說,他把情緒壓抑下來,希望自己引起的這場風暴能快點平息。 「跟男友分手會難過嗎?」我問,他無奈地說「還好。」「可是你媽媽希望你能去愛女孩子,這一點你覺得你做得到嗎?」「我不知道,但現在我不會再談感情了,以後再說吧!」 同性戀不是精神病 看到這個大男孩已經卸下防備,我開始解釋,自從197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將同性戀自精神疾病診斷手冊去除之後,同性戀已經不視為一種疾病了。1957年美國心理學家EvelynHooker針對男同志的心理調適做研究,發現相同年紀、智商與教育程度的同性戀和異性戀男性,在各種心理適應測驗結果都沒有差異。所以同性性傾向一如異性性傾向,是性形式的一種,屬正常的心理,就如同你喜歡吃西瓜勝過吃冬瓜,這種傾向不是一種病,也不需要治療。如果你因為自己的性傾向而感到苦惱、自卑、焦慮、憂傷,甚至影響到你的生活,那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如何來處理這些負面情緒,但是所謂治療的焦點在於如何接受自己,如何面對那些負面的情緒,而不是如何改變性傾向本身。 「性傾向的成因很多,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先天的,有人說後天因素也會影響。不論先天、後天,這都是當事人自己的事情,不應該被干涉,而且我們也沒有動機與能力去改變一個人的性傾向。」我說。 那位大男孩謝謝我告訴他那些話,他不會因為自己喜歡上同性而感到困惑或者徬徨,他不會想改變什麼,以後他愛上誰是以後的事情,他會順其自然,但他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父母,看到父母這麼難過,他真的也很難過。我也同意這是艱難的課題,我安慰那位兒子要有耐心,父母的觀念要改變不是一、兩天就可以成功的事情。 對兒子的性傾向難以接受 之後我請媽媽進到診間。媽媽焦慮地看著我,期待能從我這裡聽到她想聽到的答案,我同理她的焦慮緊張,讓她陳述她的感受,盡量讓她有受到支持的感覺,然後我才告訴她,她的兒子說他會順從他們的要求轉學,不跟過去的男友聯絡,他會這麼做是因為他很愛他的父母,希望父母不要難過,我告訴她雖然她的兒子本身壓力也很大,但他還是會努力把自己情緒調整好,不會放棄課業也不會傷害自己。 可是他還會繼續去找男人嗎?」媽媽一針見血地問重點。「他說他現在不會談感情了,」我如實回答。「那以後呢?」「以後的事他也不知道。」我說。 媽媽顯然還是無法接受,哭了出來,悲嘆自己命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才把孩子養成這樣,抱怨被老公責備,擔心兒子以後被人瞧不起,老了沒人照顧,還說與其這樣不如死了算了。 媽媽的情緒顯然比兒子更憂鬱,我慢慢地傾聽,同理媽媽的情緒。我告訴她,她對兒子的愛真的讓人很感動,如果不是她這麼愛孩子,她現在也不會這麼難過了。她兒子會喜歡上同性絕對不是她做錯了什麼?兒子的未來還很漫長,還有很多事情不確定,而且台灣社會現在越來越多人觀念開明,歧視的人也越來越少了,請她不要這麼悲觀,更希望她能珍重自己的生命,不要做出讓兒子終生遺憾的事情。 「那醫師可以幫忙他改變去愛上女生嗎?」媽媽追問道。我為難的回答,「很抱歉,不是我知道如何改變卻故意不幫,而是我們精神科真的不會改變一個人的性傾向,而且在精神科同性戀不是一種病。」我說。 互相理解,消化負面情緒 我看得出來媽媽聽了相當失望。我知道要接受這樣的觀念,對這位媽媽來說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我試圖安慰她,「我看得出來,你很愛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也很重視你,所以你們真的不要太著急,給彼此一點時間來調適,雖然我們不會改變性傾向,但我們可以幫助你們面對難過與焦慮,如果需要我可以開藥給你們,或者幫你們安排心理諮商來處理這麼深刻的憂傷。」 媽媽沉默了很久總算抬起頭來,用微弱的聲音跟我說一聲「謝謝醫師」。後來媽媽跟兒子相偕走出診間,兒子的背影沒有一開始走進來那麼僵硬,可是媽媽卻仍然巍巍顫抖著。我想,這位媽媽可能真的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接受這件事情吧! 像這對母子這樣的個案在我的門診並不罕見,在同性戀被去病化已經45年後的今天,台灣社會對同性戀還是有許多迷思。很多憂鬱與焦慮的來源往往不是性傾向本身,而是對同性戀的誤解以及恐懼;其實同性戀者需要的並不是改變性傾向,他們需要的是接納與支持。在此我們呼籲遇到類似問題的家庭,如果真的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也可以來門診一起討論。雖然同性戀不是疾病,我們也沒有能力改變一個人的性傾向,但我們可以一起面對這樣的事件,重新了解同性戀是什麼,同時修復受傷的情緒以及受傷的關係。 王裕庭醫師現任本院精神部日間病房主任 主治項目:精神官能症、思覺失調症、躁鬱症、一般精神科疾病、焦慮症、憂鬱症、藥物濫用※老人憂鬱特別門診、兒童青少年保健特別門診※大雅院區及民權院區均看診 我要掛號

就是控制不了自己!令人困擾的「強迫症」

情景一 門診時,跟診護士按了診號,但無人進來,然後開門叫了xxx小姐,結果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小姐,看起來焦慮且有點畏縮。請她坐下她不肯,病人主訴為怕髒,只要碰了自己沒有清潔過的東西,就一定要洗手,即使自己知道東西並不髒,但還是要洗手;甚至家人及親友碰到自己的東西皆要清潔,不但造成自己的困擾,且人際關係出現裂痕,工作效率也出現問題。家人建議她來就醫。 情景二 一位約二、三十歲的男性,主訴為焦慮、心情不好,且工作又丟了。已經是第三次了,個案每次上班都會遲到,明明從家裡到公司只要15分鐘,但他都會超過一小時。因他出門關了門,過了5分鐘會覺得門沒有關好,所以又回來檢查一次確定關好,但是出門一下子又覺得沒有關好再返回檢查,來來回回,使得上班時間太長而遲到,被老闆開除已經有3次了。因此造成自己很大的壓力,甚至出現憂鬱症。 上述兩種狀況在臨床稱為強迫症(OCD)(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強迫性思想(obsession)是一種重覆和侵入的思想,患者明明知道這種想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唐的(如上二例的髒、害怕門沒有關好),患者自己知道並沒有那麼不乾淨,門也關好了,但是就是控制不了會去想。 圖片來源/pixabay 典型的症狀 強迫性思考會使患者出現焦慮、緊張、不舒服,所以會用一些行為(強迫性行為)來降低心理壓力,但不一定有效。常見的症狀有下列四種: 怕髒之強迫性思考,繼而出現強迫性行為(清洗,避免接觸)。 病態性(不合理)之懷疑,繼而出現檢查之強迫性行為。 只有強迫性之思考(intrusiveobsessivethought)但無重覆之強迫性行為,最常出現是喪事有關、攻擊及性相關的想法。 要求對稱及精準,繼而出現重覆整理、修改造成延遲。 流行病學及共病 成年男女性罹患此病之比例相當,但是青少年男性比青少年女性多。平均得病為男性19歲、女性22歲;85%發病在35歲以前。 強迫症病人會併發下列疾病 67%憂鬱症(depression) 25%社會畏懼症(socialpholia) 其他會可能出現恐慌症、酒精之濫用、飲食及人格障礙 病程及預後 50%是突然發生且在壓力事件之後,如懷孕、親戚死亡、性問題等。 病人不想被人發現,一般在發病5~10年後才來就醫。 強迫症的處理 A、藥物治療 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事實上就是抗憂鬱劑,但治療劑量為憂鬱症的兩倍左右。 傳統之三環及四環抗憂鬱劑。 如果無效可加入情緒穩定劑,甚或第二、三代抗精神藥物。 B、可併用行為治療及心理治療 C、最嚴重的可用電氣痙攣法(ECT) 一般而言,20%~30%會得到顯著改善;40%~50%會得到中度改善;20%~40%保持症狀甚至惡化。 最後要強調的是強迫症(OCD)及強迫性人格(OCPD)是不太一樣的。強迫性人格(或稱完美型人格)也是會有怕髒、要求整齊清潔、要求完美而重覆檢查,但不會出現焦慮、緊張等症狀,也就是這些想法及行為是與自我同調(ego-syntonic);而強迫症則是與自我不同調(ego-dsyntonic),所以會造成焦慮、緊張、人際關係障礙,甚至社會功能受損。 楊志強醫師現任本院精神部主任 主治項目:神經衰弱、失眠、頭痛、焦慮、緊張、強迫症、恐慌症等精神官能症、兒童及青少年心理保健諮詢、過動兒、思覺失調症、憂鬱症、躁鬱症、妄想症※失眠神經衰弱特別門診、青少年心理諮商特別門診、精神官能症門診、老人失智特別門診 我要掛號